看着眼前的房子,苏七娘是满意,但其他人却看不下去了。
说道:“这房子还怎么住人啊,不怕半夜房子塌了”。
陈老头听到这话,就对苏七娘说道:“七娘,你要住这里的话,一个月给个10文钱就可以了。
(为了方便,一两等1000文,一钱银子等100文,一俩金子等10俩银子)
周围的人听到陈老头的话又说道:“陈老头,就你这房子还收10文钱一个月,就是送给我住我也不要”。
“就是,你这里挨着大山,随时都有野猪啥的跑下来,就苏七娘带着几个孩子住这里,恐怕危险的很”。
听到这话陈大娘说话了:“老头子,我们要不就免费让苏七娘在这里住一段时间吧,等他们有钱了再去村里买一块地基建房子吧”。
苏七娘转了一圈回来说道:“陈大伯,这房子我租了,一个月10文钱是吧”。
陈老头刚才跟自己婆娘商量了一下,现在对苏七娘说道:“七娘啊,这房子我们就不收钱了,你在这里将就住,等你有钱了再去村里买一块地基建房子”。
苏七娘还不知道买一块地基需要多少钱,于是就问村长:“村长叔,买一块地基需要多少钱啊”?
村长早就听到陈老头说的话,说道:“村里地基1俩银子一亩,像这里就是500文一亩”。
苏七娘想到自己刚得到的5两银子,如果把陈家这老宅买下来的话,不知道要多少钱。
于是说道:“陈大伯,如果你这老宅卖的话,要多少钱啊”?
大家听到苏七娘的话,都诧异的看着苏七娘,别人都恨不得从这里搬走,苏七娘倒好,还想在这里买地基。
村长听到这话,对苏七娘说道:“七娘,你想买地基,叔给你在村里寻一处就是了,不用买在这里”。
陈老头也跟着劝道:“是啊,七娘,村长说的对,你不用在这里买”。
周围的人也在劝苏七娘,但苏七娘心里有决定,于是说道:“谢谢大家的好意,只是我住在村里,面对周家会很不好”。
大家听了苏七娘的话,想到也是,村长见苏七娘自己有主意,也就不再劝了,于是村长对陈老头说道:
“陈老哥,那你就把这房子卖给苏七娘吧”。
陈老头听了村长的话,加上苏七娘也看中这里,于是和老伴商量一下说道:“七娘,这房子你就给300文就可以,不过过户的50文钱你可得出”。
苏七娘本来这房子加地基差不多要1两银子,结果300文就拿了下来,对于50文的过户费,也不是什么问题。
很快苏七娘就跟着村长和陈老头一起去县衙办理过户和和离书断亲书盖章存档。
而村长也安排了一些村民帮苏七娘把屋子收拾一下。
村长家有牛车,到县城不远,牛车一个小时就到了,走路的话差不多要2个小时。
原身没有去过县城,所以苏七娘也不能在原身里提取县城是什么样的。
到了县衙门口,村长告知了来意,很快就有衙役进去禀报。
没过一会,衙役就出来对村长说道:“你们进去吧,主簿现在有空。
接着村长就带着陈老头和苏七娘进去找到主簿,苏七娘看到主簿是一个30多岁的中年人。
主簿见苏七娘他们进来后问道:“把你们的地契还有和离书断亲书都拿过来”。
听到这话,村长赶紧从怀里拿了出来交给主簿。
主簿先看了和离书和断亲书,对苏七娘说道:“你就是苏七娘”?
听到问自己,苏七娘赶紧回答道:“禀大人,民妇就是苏七娘”。
“主簿看了一眼苏七娘继续说道:“这是你的和离书,还有你孩子跟夫家断绝关系”?
“是的大人”。
然后村长就开始说和离的经过,还有孩子断亲的事。
加上苏七娘脸上的血都还没有来得及清洗,主簿一眼就看出来了,于是在和离书和断亲书上面盖了章。
然后拿出一份准备存档,其他2份就交给了村长。
接着又开始办地契,还有户籍,在办户籍的时候,苏七娘要求办的是女户,而不是自己儿子的户籍。
因苏七娘办的女户,在儿子没有满18岁时不用徭役,但每年要交100文的税。
同时苏七娘也把自己三个孩子都改名字了,跟着自己姓。
老大苏云川,老二苏云逸,女儿苏悦瑶。
办理户籍花了100文,过户50文,加上陈老头300文。
苏七娘一共花了450文,还剩4俩550文,等出了衙门,苏七娘对村长说道:“村长叔,我还要买些粮食,还有锅碗瓢盆啥的,你可不可以带我去买?我都没来过县城”。
村长听了苏七娘的话,想到苏七娘现在啥都没有,于是就带着苏七娘去了铁铺,买了一口2尺大的锅(一尺约等于33厘米)。
花了1俩银子,苏七娘听见这价格真踏马贵,又买了锅铲,一个勺子还有一把菜刀跟砍刀,这些加起来又是1俩银子。
然后又去买了2匹粗布,一匹布3尺宽(1米),长30尺。
粗布每尺5文钱,买一匹的话就少5文钱,2匹粗布花了290文钱,还让老板送了一些针线。
然后又去买碗,粗碗3文钱一个,细碗10文钱一个。
粗碗就是那种烧出来不好的碗,摸着刮手,而那种细碗就像我们现在吃的碗,光滑细腻。
盘子也是一样的价格,苏七娘买了10个粗碗,10个粗盘子,砍了5文钱,一共花了55文钱。
然后又去了杂货铺,买了一桌筷子(8双)3文,盐也贵,粗盐一斤就要100文,一户最多买2斤,苏七月直接买了2斤。
看着这发黄的盐,如果是在原来的世界,恐怕早就被人举报了。
但在这里,这种盐才是百姓吃的,就是酒楼这些地方也是用的这种盐。
然后又去了粮铺,苏月看到粮食的价格,糠类(米糠和麦糠)2文钱3斤,豆类2文钱一斤,高粱米3文一斤,糙米4文一斤,精米10文一斤,白面10文一斤,黑面3文一斤,小米6文一斤。
苏七娘买了100斤高粱米,10斤白面,10斤小米,一共花了460文钱。
喜欢我靠现代知识养家送儿考科举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我靠现代知识养家送儿考科举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