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会议的成功,如同一阵强心剂,注入了“旭遇”的脉络。孙宇和李文博的载誉归来,不仅带来了技术路线得以保全的胜利消息,更带来了团队信心的一次跃升。陈遇在总部主持了盛大的庆功会,亲自将一枚特制的“破浪先锋”奖章佩戴在孙宇胸前。
“老孙,这次干得漂亮!”陈遇用力拍着孙宇的肩膀,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赞赏和欣慰,“独当一面,顶住了压力,给咱们‘旭遇’长脸了!”
孙宇推了推眼镜,脸上难得地泛着红光,激动中带着一丝如释重负:“遇哥,主要是咱们的技术底子硬,资料准备得充分。还有文博和团队的支持,不然我一个人也扛不下来。”
李文博在一旁微笑着补充:“关键是孙工在现场的应变和定力,把我们的技术优势清晰地传递了出去。”
毛蛋凑过来,搂住孙宇的脖子:“可以啊孙工!以前就觉得你是个技术宅,没想到上了国际舞台也这么能打!下次再有这种吵架的活儿,还派你去!”
众人一阵哄笑,气氛热烈。周凯更是端着相机围着孙宇三百六十度无死角拍摄,嘴里念念有词:“必须做个专题!‘从实验室到谈判桌——孙宇博士的破局之路’!这标题怎么样?”
庆功会的喜悦尚未完全散去,陈遇却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清楚,日利和“巨物猎手”绝不会就此罢休。暂时的退却,往往意味着更猛烈的反扑正在酝酿。他将张伟叫到办公室。
“伟哥,日内瓦这一局,我们算是守住了。但对手吃了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接下来,他们最可能从哪个方向下手?”陈遇的目光落在张伟那张永远波澜不惊的脸上。
张伟调出平板电脑上的监控数据和分析报告,语气沉稳:“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报,日利集团正在加速整合‘阿尔法研究所’的技术,试图尽快实现产业化,降低成本,以便在未来可能的价格战中占据优势。同时,他们与‘巨物猎手’的资本合作更加紧密,有迹象表明,他们可能在筹划一次针对我们核心渠道商或供应链的狙击。”
他顿了顿,指向另一组数据:“更值得注意的是,我们监测到一些非传统的金融资本,开始在国际市场上悄悄吸纳与钓具行业相关的,尤其是涉及碳纤维原材料和特种化工的中小型公司的股份。动作很隐蔽,但资金流向最终指向了与日利关系密切的离岸基金。”
陈遇眼神一凝:“围剿供应链?或者,是想在我们下一个技术突破的关键节点,掐断我们的上游资源?”
“不排除这种可能。”张伟点头,“‘虎煌’4.0的研发,对前驱体材料和催化剂的纯度、稳定性要求极高。任何关键原料的供应波动,都可能严重影响我们的研发进度和未来的量产计划。”
“未雨绸缪。”陈遇沉吟片刻,果断下令,“第一,加强对我们现有核心供应商关系的维护,可以考虑签订更长期的战略性采购协议,适当让利,绑定利益。第二,伟哥,你立刻组织人手,在全球范围内,秘密寻找和评估潜在的替代供应商,尤其是那些技术独特、规模不大但质量过硬,或者拥有我们所需矿产资源的公司,建立备选名单和初步接触渠道。这件事要绝对保密,级别提到最高。”
“明白。”张伟简练回应,手指已经在平板上快速操作起来。
“另外,”陈遇补充道,“通知孙宇和文博,在保证‘虎煌’4.0核心研发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分出一部分精力,预研几种不同的技术路径,或者寻找可以降低对特定稀缺原料依赖的替代方案。鸡蛋,不能只放在一个篮子里。”
张伟记录下来:“我会同步将潜在供应链风险和相关技术预研需求整理成加密简报,发送给孙工和李工。”
战略部署在无声中迅速展开。表面的平静之下,是两家巨头在更深远层面的布局与博弈。
就在陈遇为公司的未来运筹帷幄之时,家里的“小公主”陈念安,也迎来了她人生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满月。
“遇龙苑”顶楼的私家花园,再次被布置得温馨而喜庆。这一次,不再是公司高层的庆功宴,而是纯粹的家庭聚会,为了迎接这个家庭新成员。
粉色的气球和丝带装点着廊柱,长桌上摆满了毛凤英和赵梅精心准备的各色拿手菜和点心,中间是一个三层高的粉色奶油蛋糕,上面立着一个用糖霜做成的、憨态可掬的钓鱼小人,显然是周凯的创意。
“哎呦,我的小乖乖,今天满月咯!”毛凤英抱着穿戴一新的安安,笑得合不拢嘴,不停地逗弄着。安安穿着红色的绣花小棉袄,戴着同款的小帽子,黑葡萄似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偶尔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引得众人阵阵欢笑。
赵梅在一旁拿着拨浪鼓,试图吸引安安的注意力:“看看姥姥这里,小安安,看拨浪鼓,咚咚咚!”
林莉穿着舒适的居家服,气色红润,在一旁微笑着看着女儿,眼中满是幸福。陈遇则化身超级奶爸,一会儿检查蛋糕,一会儿招呼客人,一会儿又忍不住凑过去亲亲女儿的小手,忙得不亦乐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