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还未大亮,吕辰合眼不到三个时辰,就被小雨水轻轻摇醒。原来是阮鱼头找上门来,神色匆忙。
吕辰披衣起身,步入正堂。只见桌上放着一瓶茅台酒,阮鱼头裹着厚棉袄,脸颊冻得通红,眉毛与胡茬上都凝着白霜,一双眼睛却急得几乎喷火。他一见吕辰,顾不上寒暄,压着嗓子便道:“小吕!实在对不住!不知你刚歇下,可阮叔我这回真是火烧眉毛、刻不容缓!”
吕辰请他坐下,倒了一杯热水递过去:“阮叔,别急,先喝口热水暖暖身子,出什么事了?”
阮鱼头接过水,也不管冷热便灌了一口,放下杯子语速极快地说道:“年底了!各单位都在搞总结、评先进、发福利!咱们天桥水产合作社的门槛都快被踏破了!尤其是那些大厂、机关单位,点名要顶好的虾蟹鲜鱼,给劳模发奖,给领导食堂加餐,还要搞联谊宴请!”
他越说越急,声音都微微发颤:“社长把任务压下来,指标比往年翻了一番还多!公家渠道那点计划内的好货,早就被分光了,黑市上的货又贵又不稳妥。小吕,阮叔我实在是没辙了,只能再来求你这尊真神!”
他眼巴巴地望着吕辰,语气近乎恳求:“你那位津门的朋友,还能不能再帮帮忙?量大,要得急!品质还得跟上回一样,必须是最好的!价钱好说,绝对按最高议价走,现钱结算,绝不拖欠!”
阮鱼头顿了顿,又从怀里掏出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纸,小心翼翼展开,正是一封盖着“北京市天桥水产合作社”鲜红公章的正式采购介绍信。他郑重说道:“规矩阮叔明白!绝不让你白忙活,更不能连累朋友!合作社采购,公对公,有介绍信,有公章!”
吕辰听完,面上虽带疲惫,却并未推辞。他沉吟片刻,仿佛在心中迅速权衡,随后点了点头:“阮叔您既开口,又是年关急用,我试试看。我那朋友路子是有些,但年底各处都紧,我也不敢打包票能弄到多少。”
阮鱼头一听有门,脸上顿时放出光来,连连道:“哎哟!太好了!小吕,你可真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有你这句话,阮叔我心里就踏实了一大半!多少都行,只要有货,就是帮了大忙!”
吕辰压低声音:“这样吧,今晚八点左右,我给您个准信儿,看能匀出多少。价钱,还是老规矩,您看着定,我朋友信得过您几十年在鱼行里的口碑和良心。”
阮鱼头激动得几乎跳起来,紧紧握住吕辰的手:“小吕!没说的!我办事,绝对公道!绝不会让你和你朋友吃亏!八点钟,我一准儿在那儿等着!”
送走阮鱼头,吕辰轻轻合上门,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转身回屋,并未立刻补觉,而是从书桌抽屉中取出纸笔,略一思忖,写下了一个地址与几行数字。
当晚八点,北风凛冽,吕辰如约来到阮鱼头家,直接将一张折好的纸条塞进他手里。
“阮叔,地址和数量都在上面。今晚十一点左右,我跟您到这个地址去取,对方都安排好了。”吕辰的声音低沉而清晰,“价钱,您按市面最高议价折算,取货时,把钱放在货堆旁边那个灰色的粗布口袋里就行。”
阮鱼头大喜过望,紧紧攥着纸条:“小吕,你朋友仗义!你替我带句话:我阮鱼头绝不是不懂规矩的人!以后但凡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刀山火海,绝无二话!”
“阮叔的话,我一定带到。咱们先歇着,等您准备好车架,一会儿就出发。”
夜里十点半,京郊荒野,万籁俱寂,唯有风声呜咽。阮鱼头借了合作社一辆加重的胶皮轱辘板车,深一脚浅一脚地带着吕辰,摸黑找到了那片黑黢黢的柳树林和河边那块硕大的青石。两人都没打手电,仅借微弱雪光与对地形的熟悉,悄无声息地摸了过来。
刚绕到大青石后面,两人都不由倒吸一口冷气!
只见岸边的浅水处,密密麻麻堆满了仍在扑腾挣扎的鲜鱼!在幽暗的光线下,鱼鳞反射出片片幽光,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水腥气和一种难以言喻的鲜活生命力。数量远比阮鱼头想象的要多!
阮鱼头到底是老江湖,虽惊不乱,立刻扑上前去,不见他取秤,只伸出粗糙的双手,左右开弓,快如闪电般探入鱼堆,一抓一掂,便精准地报出品类与斤两:
“老天爷!松江四鳃鲈!这肥美劲儿,一条少说八两往上!”
“正宗的黄河金鳞大鲤鱼!个顶个的精神,怕是得五斤朝外!”
“还有这……这岩鲤斑!京郊水库都难逮的宝贝!这品相,绝了!”
他手法如电,眼力毒辣,不过片刻功夫,便将各类鱼获的成色、重量摸得一清二楚,心中已有了精准的估算。鲈鱼、鲤鱼、岩鲤斑加起来,绝对超过一千二百斤!而且活力十足,显然是刚离水不久。旁边还有好几个湿漉漉的大麻袋,解开一看,里面全是张牙舞爪的青壳大虾和肥硕的河蟹,阮鱼头随手一拎一掂,便断然道:“虾蟹三百斤只多不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