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他也留意到,一些关于官员任命、尤其是涉及许都朝廷官职的奏请,曹操那边(通常由邺城司空府发出)与许都尚书台这边(尤其是那些汉室老臣)的意见,常常相左,暗藏机锋。他仿佛站在一条无形的界线上,一侧是邺城代表的蓬勃扩张的新兴霸府,另一侧是许都代表的日渐式微却仍不甘心的汉室朝廷。
数日后,陈暮终于寻得一个机会,带着一些滋补药材,前往荀彧府上拜见。
荀府门前冷落车马稀,与昔日门庭若市的情景判若云泥。通报之后,他在客厅等候了许久,才被引至内院书房。
荀彧坐在窗前的矮榻上,身着素色便袍,正对着一局残棋出神。阳光透过窗棂,照在他清减了许多的侧脸上,勾勒出深刻的轮廓,那曾经温润如玉、洞察世事的眼眸,此刻显得有些黯淡,带着难以化解的疲惫与沉郁。
“学生陈暮,拜见荀公。”陈暮上前,恭敬行礼。
荀彧缓缓转过头,看到是他,眼中闪过一丝微弱的波动,嘴角勉强牵起一丝笑意:“是明远啊……来了。坐吧。”他的声音温和依旧,却失去了往日的清越,带着一丝沙哑。
陈暮依言坐下,将药材奉上:“听闻荀公身体不适,特来探望。望荀公保重。”
荀彧看了一眼药材,轻轻叹了口气:“劳你挂心了。老毛病,不碍事。”他目光落在陈暮身上,打量了片刻,“在尚书台……可还习惯?”
“尚在熟悉。”陈暮谨慎地回答。
“嗯。”荀彧点了点头,目光又转向那局残棋,仿佛自言自语,又仿佛在对陈暮说,“这棋局,看似还有余地,实则……已是死局。进退皆难,徒劳而已。”
陈暮心中酸楚,知道荀彧所言非是棋局,而是他自己的心境与处境。他想出言安慰,却发现任何言语在此刻都显得苍白无力。他想问荀彧为何如此坚持,为何不能稍稍变通,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知道,那是荀彧用生命恪守的道,不容置喙。
两人沉默地对坐了片刻,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最终,荀彧挥了挥手,倦怠地道:“你刚至许都,诸事繁忙,不必在我这里耽搁了。去吧……凡事,自己小心。”
陈暮知道这是逐客令,心中黯然,只得起身告退。离开荀府,回头望去,那朱漆大门仿佛一道高墙,将那位曾经的引路人,与外界彻底隔绝开来。
回到简陋的值房,夜色已深。陈暮没有点灯,独自坐在黑暗中,任由窗外微弱的光线勾勒出房间模糊的轮廓。
许都的复杂与凶险,远超他的预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荀彧的困局,如同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徐元的担忧,同僚的排挤,未可知的弹劾……这一切,都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仿佛独自立于万丈深渊的边缘。
他下意识地摸向袖中,那里空空如也。为了不授人以柄,那方随身携带的黑色砥石,被他谨慎地收在了行李深处,未曾带入这尚书台。
然而,即便手中无石,那冰凉沉静的触感,却早已烙印在他的心底。他想起了郭嘉的洒脱,程昱的酷烈,张辽的勇毅,也想起了荀彧的坚守。
在这黑暗与压力中,他反而渐渐冷静下来。许都固然是漩涡,但也是磨砺之地。他这块“砥石”,从邺城来到许都,所要承载的,是更复杂的局势,更微妙的人心,更尖锐的冲突。
他缓缓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夜风带着许都特有的、混合着宫苑花香与市井尘嚣的气息涌入。远处,皇宫的轮廓在夜色中沉默矗立,如同一个巨大的、沉睡的象征。
前路艰险,但他已无退路。唯有谨守本心,步步为营,在这临渊之地,磨砺出更坚韧的质地。他轻轻呼出一口气,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而沉静。
喜欢魏砥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魏砥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