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从建安十六年(211年)至二十四年(219年)的一系列事件来看,刘备在“翻飞梁益”的过程中,心态逐渐膨胀失衡,在诸多重大问题上处理失当,不断激化与孙权的矛盾,最终亲手葬送了维系十余年的联盟,酿成了盟友背叛、荆州易主的悲惨结局。
建安十六年(211年),益州牧刘璋因畏惧曹操征讨汉中、进而威胁益州,派遣法正前往荆州,邀请刘备入蜀协助抵御张鲁。刘备与刘璋在涪城相会时,曾“欢宴百余日”,席间刘璋馈赠刘备大量粮草兵甲,期望他能北上攻打张鲁。
然而,刘备抵达葭萌关后,却按兵不动长达十个月,一面“厚树恩德以收众心”,一面暗中观察益州局势,积蓄力量。建安十七年(212年),刘备以刘璋拒绝提供更多兵力为由,与刘璋彻底决裂,随后率军南下,经过一年多的苦战,最终攻克成都,夺取了益州,奠定了蜀汉基业的核心版图。
从刘备集团的发展角度来看,夺取益州无疑是里程碑式的胜利,它让刘备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稳固根据地,也让孙刘联盟的整体实力得到增强——理论上,这应当是孙权乐于见到的局面,因为联盟实力越强,对抗曹操的底气便越足。
但史书记载,孙权听闻刘备夺取益州的消息后,却勃然大怒,怒斥道:“猾虏乃敢挟诈骗!”这份强烈的愤怒,并非毫无缘由,而是源于刘备在此前一系列事件中对孙权的反复与欺骗,彻底消磨了孙权对联盟的信任。
早在建安十五年(210年),孙刘联盟的势力范围已与益州接壤,孙权便曾向刘备提出“两家联合攻取西川”的动议。
当时,刘备表面上答应了这一计划,却以“荆州初定,民心未附,需留兵镇守”为由,迟迟不付诸行动,使得孙权无法越过荆州地界远征益州,最终只能无奈搁置此议。
在《吴书·鲁肃传》的记载中,刘备的态度更为决绝——他以“自己与刘璋同为汉室宗室,不应相互攻伐”为由,对孙权说:“如卿(鲁肃)能一至就行,愿与(刘备)就语于山林”,言下之意,若孙权执意攻取益州,他便会退隐山林,以示抗议。
这番“仁义”的说辞,让孙权彻底打消了取蜀的念头,只能眼睁睁看着刘备以“助刘璋御敌”的名义进入益州。
然而,仅仅一年多后,那个信誓旦旦宣称“不忍攻宗室”的刘备,却突然撕下仁义的面具,以武力夺取了刘璋的基业,将益州据为己有。
这种出尔反尔的行径,怎能不让孙权感到愤怒与羞辱?更让孙权无法接受的是,刘备与刘璋决裂时,所找的借口竟是“孙权正遭受曹操攻击,需回师救援荆州”——建安十七年(212年)十月,曹操亲率大军南下,进攻孙权的江淮防线,孙权被迫“调鲁肃分兵归建,外作救援”,陷入苦战。
作为联盟盟友的刘备,不仅没有派遣一兵一卒协助孙权分担压力,反而以“救援荆州”为幌子,在益州掀起战火,全然将联盟的共同利益抛诸脑后。
一系列事件的叠加,不断刺激着孙权的神经,让他逐渐怀疑孙刘联盟存在的价值。而在此期间发生的“孙夫人还吴”与“截江夺斗”事件,更成为江东集团对联盟表达不满的明确信号。
孙夫人乃是孙权之妹,建安十四年(209年)嫁给刘备,本是维系孙刘联盟的政治纽带。但在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入蜀后,孙权却暗中授意孙夫人返回江东,更让她试图将刘备之子刘禅一同带走——若非赵云、张飞及时率部拦截,刘禅恐怕会沦为东吴的人质。
这场充满戏剧性的风波,本质上是孙权对刘备的一次警告,可惜刘备并未从中察觉到联盟即将破裂的危险,既没有采取措施修补与孙权的关系,也没有加强荆州的防务,最终为关羽的覆亡埋下了伏笔。
通观东吴袭取荆州的全过程,蜀汉集团的表现堪称“毫无防备”——关羽在前线与曹军鏖战数月,始终未能察觉东吴的偷袭意图;成都的刘备也未能及时收到任何预警,直到荆州失守、关羽战死的消息传来,才仓促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
这种全盘被动的局面,固然与关羽“刚而自矜”的性格缺陷、治军理政的疏漏密不可分,但作为蜀汉集团的最高领导者,刘备的责任同样难辞其咎。
他在建安十九年(214年)荆南三郡危机后,已然清楚孙权对荆州的觊觎之心,却始终未能正视联盟的脆弱性:
既没有派遣得力重臣协助关羽镇守荆州、缓和与东吴的关系,也没有制定应对东吴偷袭的应急预案;反而在夺取益州、进位汉中王后,心态愈发骄傲,对潜在的风险视而不见,最终让“大意失荆州”的悲剧成为现实。
从事后复盘的角度来看,刘备夺取益州、独吞巴蜀,无疑是其个人事业的巅峰,他从此拥有了与曹、孙三足鼎立的资本。
但这份辉煌的背后,却是政治信誉的彻底破产——他对刘璋的欺骗、对孙权的反复,不仅让自己落下“枭雄”的骂名,更彻底摧毁了孙刘联盟的信任基础。
当孙权意识到刘备的“汉室正统”旗号不过是谋取私利的工具,当联盟的存在不再能为东吴带来安全保障,转而成为刘备扩张的垫脚石时,孙权选择与曹操结盟、袭取荆州,便成了必然的选择。
刘备的悲剧,在于他在战略扩张的过程中,逐渐迷失了对“势”的判断——他看到了夺取益州的“利”,却忽视了维系联盟的“势”;
他沉浸在“翻飞梁益”的辉煌中,却忘了“唇亡齿寒”的古训。最终,荆州的丢失、关羽的战死、猇亭之战的惨败,一步步将蜀汉推向了衰落的深渊。
而这一切的源头,早已在他“翻飞梁益”的巅峰时刻,在那些被胜利光芒遮蔽的战略失误与政治失算中,悄然注定。
喜欢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