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教授爽快地支付了报酬,并且说道:“以后如果还有类似的文献,或者一些需要翻译的学术信件,可能还要继续麻烦你。你的严谨态度,让我很放心。”
“谢谢教授的信任!我很乐意效劳。”银珠诚恳地说。这笔翻译收入,加上家教的报酬和之前的积蓄,让她下个月的经济预算更加宽裕和从容。
翻译工作的成功,像是一块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了小小的涟漪。几天后,银珠接到了《文学思想》杂志社编辑金成焕打来的电话,这有点出乎她的意料,通常他们都是信件联系。
“银珠作者,你好啊,没打扰你学习吧?”金编辑的声音听起来很热情。
“金编辑您好,不打扰,您请讲。”银珠礼貌回应。
“是这样,你上次投来的那篇短篇小说《微光》,我们主编看了非常欣赏,觉得立意和文笔都很出色,已经决定留用了,安排在下一期刊登。”金编辑先报了个喜讯。
“真的吗?太感谢您和主编的赏识了!”银珠高兴地说。
“是你写得好。”金编辑话锋一转,“这次打电话,其实还有另一件事想问问你的意向。我们杂志社最近接了一个小项目,需要将几位国内新锐作家的短篇代表作翻译成英文,汇编成集,用于一个国际间的文学交流活动。这批作品篇幅都不长,但要求译者既懂文学,韩文和英文的功底都要好,尤其要能传达出原文的韵味。我立刻就想到了你。你之前的来稿,文字感觉非常好,而且我记得你的资料显示你是医学院高材生,想必英文水平也很出色。不知道你对这类文学翻译有没有兴趣?当然,这也是有偿的。”
文学翻译?这又是一个新的挑战领域。与严谨的科技文献翻译不同,文学翻译更讲究语言的再创造和艺术性的传达。银珠迅速权衡:这工作耗时可能不短,但机会难得,既能锻炼语言能力,又能接触到更广阔的文学平台,稿费想必也优于一般短文投稿。
“金编辑,谢谢您想到我。我对文学翻译很感兴趣,也愿意尝试。不知道时间要求紧不紧?毕竟我还在上学,需要合理安排时间。”银珠没有立刻大包大揽,而是谨慎地询问细节。
“理解理解。时间上可以宽松些,给你三周时间完成一篇大约一万韩字内容的初译,怎么样?完成后发给我,我们会请资深专家把关,也会给你反馈意见,这对你来说也是个学习过程。”
三周时间翻译一万字,对于课业繁重的银珠来说并不轻松,但挤一挤时间,应该可以完成。她想了想,决定接受这个挑战:“好的,金编辑,我愿意试试。我会尽力在规定时间内交出尽可能好的译稿。”
“太好了!那我尽快把原文资料和具体的要求给你寄过去。期待你的作品!”金编辑愉快地结束了通话。
放下电话,银珠感到一种充满挑战的兴奋感。科技文献翻译和文学翻译,如同她生活的两面:一面是理性的、严谨的医学世界;另一面是感性的、充满人文关怀的文学天地。而语言,则是连接这两座孤岛的桥梁。能够驾驭这两种不同风格的翻译,无疑是对她综合能力的极大锻炼和证明。
就在银珠为新的翻译任务做准备时,电话铃声再次响起。看来今天是“沟通日”了。她拿起听筒,这次传来的是弟弟明元的声音,但语气不像往常那样雀跃,带着点犹豫和担忧。
“怒那,是我。”
“明元啊,怎么了?听起来没精打采的。”银珠关切地问。
“唉,”明元叹了口气,“就是……家里气氛有点怪怪的。”
“是因为钱的事吗?”银珠立刻联想到了上次与父亲的通话。
“怒那你怎么知道?”明元有些惊讶,随即压低声音说,“就是啊!欧妈不知道又听哪个朋友说什么投资赚钱快,回来就跟阿爸念叨,说稿费放在银行里利息太低,不如拿出来做点生意或者买你说的那个什么…基金?股票?阿爸不同意,说那些风险大,他也不懂,还是写作踏实。两人这两天为这个有点不愉快。欧妈还说阿爸是‘老古板’、‘跟不上时代’……”
银珠的心微微沉了下去。欧妈的浮躁和短视,始终是家庭财务安全的一个隐患。她耐心地对明元说:“明元,阿爸的顾虑是对的。投资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盲目跟风很容易亏钱。尤其是现在经济形势看起来不错,但底下可能有我们看不到的风险。记住怒那的话,任何时候,稳健都比激进更重要,尤其对我们这样的家庭来说。”
“嗯,阿爸也是这么说的。他还说,怒那你之前就提醒过他,要像…像大船要有‘压舱石’一样。”明元努力回忆着父亲的话,“可是欧妈听不进去,总觉得能快速赚钱的机会不抓住就亏了。”
“明元,你长大了,家里的事也要学会观察和思考。”银珠引导着弟弟,“你要记住,真正的财富积累,很少有一夜暴富的奇迹,更多的是像阿爸写作一样,靠踏实努力和长远规划。也要像怒那读书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当诱惑看起来太大的时候,往往风险也最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