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矿石脉的成功开采,村子的经济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加工厂的订单源源不断,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着提高。苏瑶并没有满足于此,她深知科技和知识对于村子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于是,她在村里开设了夜校,利用自己现代植物学硕士的知识,为村民们传授农业种植技术和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
苏父和苏母全力支持苏瑶的决定,苏父主动承担起夜校的后勤工作,确保教室的整洁和设备的正常使用。苏母则每天晚上为参加学习的村民准备一些热汤和点心,让大家在学习之余能感受到温暖。张爷爷也经常来到夜校,给村民们讲述一些古老的种植智慧,与苏瑶传授的现代知识相互补充。李婶带着孩子们积极参加夜校学习,孙娃子虽然年纪小,但学习起来格外认真,他的好奇心被充分激发,经常在课后缠着苏瑶问各种问题。
林悦在服装事业上继续发力。她受到旅行的画家和流浪艺人的启发,决定将艺术和传统文化元素更深入地融入服装设计中。林悦组织了一场服装设计大赛,邀请村里的女性和知青们一起参与。林父帮忙联系了专业的评委团队,林母则负责大赛的后勤保障工作。刘裁缝和陈姑娘精心指导参赛选手,传授她们裁剪和制作技巧。吴老师从舞蹈艺术的角度为选手们提供设计灵感,周嫂子和郑小妹则积极宣传大赛,鼓励更多人参与。
这次大赛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不仅让村子里的女性展现了自己的创造力,也为林悦的服装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最终脱颖而出的作品,融合了村子的山水风光、传统手工艺品图案以及现代时尚的剪裁方式,让人眼前一亮。林悦从中挑选了一些优秀的设计,投入到生产中,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
沈风在部队里的表现越发出色,他带领的小队在多次军事演练和任务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团长对沈风的能力更加认可,决定给他一个晋升的机会,但前提是他要参加一个高强度的军事培训。沈风深知这是一个提升自己的好机会,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老战友甲和老战友乙为沈风的培训出谋划策,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技巧。新兵丙则以沈风为榜样,更加努力地训练,希望有一天能像他一样优秀。炊事班班长专门为沈风制定了营养套餐,增强他的体能。军医密切关注沈风的身体状况,确保他能以最佳状态参加培训。通讯兵则保障沈风与部队之间的信息畅通,让他能及时获取最新的训练资料。
陆宇和知青们在乡村文化建设方面又有了新的举措。他们计划在村子里举办一场大型的乡村文化节,邀请周边的村落一起参与,展示乡村的文化魅力和发展成果。知青队长积极协调各方资源,老知青凭借对乡村的熟悉,帮忙联系演出团队和准备特色节目。爱好文学的知青们创作了一系列反映乡村生活的文艺作品,准备在文化节上进行朗诵和表演。擅长绘画的知青们绘制了大幅的乡村画卷,用于装饰文化节的现场。
村民代表和村里的教书先生组织村民们排练传统的民俗节目,如舞龙、踩高跷等。孩子王带领小伙伴们准备了精彩的儿童剧,展现乡村孩子的快乐生活。陆宇和林悦一起设计了文化节的海报和宣传册,通过卖货郎等渠道发放到周边地区,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参与。
然而,平静的发展背后,危机正悄然降临。一家大型的商业集团注意到了村子的发展潜力,企图以低价收购村子的土地和产业,将村子改造成一个商业旅游区。他们派出了专业的谈判团队,打着为村子带来更好发展的旗号,与村民们进行谈判。
一些村民被商业集团描绘的美好前景所迷惑,开始动摇。隔壁村的媒婆也在一旁吹风,说这是村子走向繁荣的好机会。但苏瑶、林悦、沈风、陆宇等人却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问题。商业集团的方案虽然看似诱人,但实际上会让村子失去自主发展的权利,村民们可能会面临失去土地和传统生活方式的风险。
苏瑶和大家迅速行动起来,组织村民们开会,分析商业集团方案的利弊。苏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村民们解释:“如果我们把土地和产业都交给他们,虽然短期内可能会得到一些钱,但长远来看,我们将失去对村子的控制权,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可能会被破坏。”
林悦也展示了一些其他地方因过度商业化而失去原有特色的案例,让村民们有更直观的认识。沈风则从保障村子安全和稳定的角度出发,强调自主发展的重要性。陆宇用文学和艺术的语言,唤起村民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守护之情。
在他们的努力下,大部分村民清醒过来,坚决拒绝了商业集团的收购方案。商业集团见软的不行,便开始采取一些强硬手段。他们派人在村子周围制造各种麻烦,干扰加工厂的生产和村民们的正常生活。村子里一时间人心惶惶,一些胆小的村民又开始担心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