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没有炸丸子,明天就是除夕,所以下午还挺忙的。
婆媳俩忙着炸丸子,那两兄弟负责洗猪大肠。
尹春娇中午就煮了不少糯米饭,要做糯米饭丸子,还炸了点油豆腐跟豆腐丸子,萝卜丸子。
一直忙到天快黑才全部忙好。
她一样抓了一点,凑了满满一大碗,让老三送去给蔡奶奶。
下午隔壁蔡奶奶给家里送了一些番薯糖来。
尹春娇又给了她几块豆腐,年纪大了,也就只能吃点豆腐跟软烂的菜了。
这会儿丸子好了,也给送点去,家里的房屋什么的,还需要她照料。
晚上吃面条,一大锅面,面里有小青菜。
再把下午煨的瓦罐肉汤端出来,喷香的让人口齿生津。
一大碗面,浇上几勺汤,再来一个大骨头,吃的周济怀肚子都撑了。
第二天就是除夕了,早上吃米饭。
这一上午镇上集市还开着的,农民会把家里一些好东西拿出来卖,现在管得松了不少,只要不是投机倒把,买点自己家东西没人管的。
尹春娇买了点干菜,还有腌的野味,买了两只腌的野兔子,还有几只黄X狼。
这东西不大,晒干就更小了。
在缺肉的年代,可没人管它是不是那什么仙。
两块四一斤,一只晒干了都没一斤,三只也才凑了一斤多点,这都算大的了。
她小时候吃过,大概是零几年的时候,姐夫送来的。
有一次放学回家,她妈从灶里端出来的让她跟她弟吃,咸香咸香的。
一开始她以为是咸鸭,味道有点像,吃完了才知道是那玩意儿,然后就喜欢上了。
后来农村就逮不着这玩意儿了,也就很多年没吃。到她创业成功回老家的时候,才知道这玩意儿又成灾了。大白天就敢在马路上跑来跑去,家里小鸡崽子经常被咬死。
还有松鼠,家里果树上的东西都被松鼠给糟蹋了,农村地的作物都被成群的野猪还有猪獾给糟蹋了。
还买了三十个鸡蛋,王秀秀有身孕了,每天最少一个鸡蛋。
好的东西她也没有,几十个鸡蛋她还是给的起的。
再买了三副对联跟几个福字,还有门头上贴的过门筏。
买完东西回到家没多久,周振华就来了,手里还提着一个大包。
他一边喊着老二,一边将东西放下。
“这个是你们家的,应该是你大哥寄来的,我正好顺路帮你们带回来了。”
全家人都震惊了,就跟消失了似的周家老大居然寄来了包裹。
周济民递给他两根烟,感谢了两句周振华就走了。
等他一走,周济民把东西扛到了堂屋,拿剪刀将包裹给拆了。
一拆开就闻到了一股子鱼腥味。
是晒干的海鲜。
有一大部分都是晒干的虾干,还有干贝,以及咸鱼跟海带,以及一部分的果干。
王秀秀虽然孕吐好了不少,但也闻不得这个味道,赶紧躲得老远。
除此之外,还有用油纸包着的东西,拆开一看是一块呢子的布料,分量不轻。
“妈,还有信。”周济怀赶紧将信递给她。
“你拆开吧。”尹春娇道:“念念看。”
周济怀赶紧打开,“呀,还有钱。”
说着把钱倒了出来,都是崭新的十块钱,一共有一十五张,就是一百五。
周济怀把钱递给了尹春娇。
尹春娇接过,“把信给我。”
周济怀又把信递给了她。
尹春娇快速看了一遍后把信递给了他们,又拿出二十块钱来。
“你大哥说给你的。”
周济军在信里简单的说了一下他们一家的近况。
自从原主离开家后,他过了两个多月才回来,才知道他妈已经回家了。
一开始不知道是跟他媳妇发生了矛盾,回来后过了几天才知道的,那时候就想写信,但因为媳妇忽然出血,要保胎,太忙,忙的分身乏术。
自那以后陈月就一直在家保胎,班都没办法上,他一边要工作一边要照顾媳妇,也是累得很。
后来好不容易熬到生了,陈月生了个儿子,取名周勉。
每天要伺候媳妇,照顾孩子,还要上班,人都累傻了。
别的孩子一岁多都能走的时候,周免才能慢慢的爬。
感觉孩子有点问题,又带着去京城301了。
一番检查说是孩子大脑发育不太健全,所以各方面比别的孩子慢,其他没毛病,长大以后会不会好,不清楚,全看孩子的命了。
上个月孩子终于能走了,所以他打算带着孩子回来过年。
这么多年都没回来,如今孩子终于能走路了,就想带着孩子回来祭祖。
信中只说了孩子,没说陈月。
“大哥要回来啦。”周济怀看完信后也很高兴。
尹春娇没有高兴,也没有不高兴,只是让周济民吃过午饭后借一辆车去镇上接一接,到现在都没回来,总不能初一才回来吧。
至于晚上怎么睡,看吧,要是一家三口都回来了,就只能让老三跟她挤挤了,不然被子也不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