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州国际会展中心的广场上,彩旗在秋日的阳光下猎猎作响,红底黄字的条幅从楼顶垂到地面,“共筑发展新篇,同绘镜州蓝图”的标语格外醒目。来自全省各地的企业家代表、政府官员陆续走进会场,西装革履的身影与锃亮的皮鞋底摩擦地面的声响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咖啡香与淡淡的紧张——这是镜州今年最重要的经济盛会,所有人都等着看这场招商引资大会能签下多少大单。
林辰穿着熨烫平整的白衬衫,坐在工作人员席位的第三排,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膝盖。桌上的矿泉水瓶被他转了半圈,标签正好对着自己——这是他缓解紧张的小动作。目光掠过前排,周志国作为东道主,正满面红光地与省领导寒暄,双手紧握时,手腕上的名表在灯光下闪了一下;李建国坐在斜前方,背挺得笔直,却时不时回头瞥向林辰,眼神里的警惕像根绷紧的弦,显然还在为前几天王会计“失踪”的事耿耿于怀。
“林副主任,紧张吗?”身旁的小陈递过来一块薄荷糖,压低声音问,“刚才看到省纪委的人了,在会场西北角,穿黑西装那个,气质跟咱们不一样。”
林辰剥开糖纸,薄荷的清凉瞬间窜入鼻腔:“正常工作而已,有什么好紧张的。”话虽如此,他放在桌下的手却悄悄摸了摸口袋里的U盘——里面存着王会计提供的所有证据,包括周志国与张总的通话录音、银行转账回执的高清扫描件,还有那本撕碎又粘好的账本电子版。按照计划,王会计将在“市民代表发言”环节登场,用最直接的方式,撕开城南旧改项目的黑幕。
上午九点整,大会正式开始。主持人用洪亮的声音介绍到场嘉宾,当念到“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启明”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张副省长是出了名的“实干派”,据说这次亲自到场,就是为了督查镜州的营商环境。周志国作为东道主,精神抖擞地走上发言台,深蓝色西装衬得他面色红润,手里的演讲稿被攥得微微发皱。
“各位来宾,朋友们!”周志国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遍会场,带着恰到好处的激情,“镜州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从当年的小渔村到如今的工业新城,靠的是敢闯敢试的精神……”他讲述着镜州的发展历程,从GDP增速谈到人均收入,从工业园区建设说到生态环境改善,每一个数据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引来阵阵附和的点头。
林辰的目光落在会场角落,那几个穿黑西装的男人果然如小陈所说,气质冷峻,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全场,却不与任何人交流——他们是省纪委的工作人员,按照高明的安排,提前半小时就进了会场,此刻正不动声色地占据着最佳位置,确保等会儿不会出现意外。
“……接下来,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市民代表发言!”主持人的声音将林辰的思绪拉回现场,按照流程,这一环节本该是一位退休教师上台,讲述“镜州的变迁与希望”,发言稿林辰前几天还见过,字里行间都是温情与赞美。
聚光灯“唰”地打向后台入口,所有人的目光都投了过去。当一个穿着灰色外套、牛仔裤的身影出现在通道口时,会场瞬间安静了两秒——那不是退休教师,而是王会计。她的头发简单地挽在脑后,露出略显苍白的脸,手里紧紧攥着一个牛皮纸信封,步伐不算稳健,却一步一步走得异常坚定。
“怎么回事?”前排有人低声议论,“这不是安排好的代表啊。”
周志国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举着茶杯的手停在半空,茶水在杯里晃出小小的涟漪。他身旁的秘书刚要起身,却被他按住,眼神里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强装镇定地对身旁的张副省长笑道:“可能是临时调整了发言顺序,这位市民代表……看着面生得很。”
李建国的反应更直接,他猛地从椅子上弹起来,膝盖撞到桌底,发出“咚”的闷响,引得周围人纷纷侧目。“保安!这是谁?怎么随便让陌生人上台!”他吼着就要往台上冲,却被身旁突然站起的两个黑西装男人按住——正是省纪委的人,他们的手按在李建国的肩膀上,力道不大,却带着不容反抗的威严:“李主任,稍安勿躁,听人家把话说完。”
王会计站在发言台后,握着话筒的手在抖,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聚光灯的温度烤得她额头冒汗,台下几百双眼睛像探照灯一样落在她身上,让她想起小时候被老师点名上台背书的场景,只是这次,她背的不是课文,是足以掀翻半个镜州官场的真相。
“大家好,”她的声音带着初上台的颤抖,却异常清晰地透过音响传出,“我是前印染厂会计王秀兰。今天我不是来谈发展的,是来揭发城南旧改项目的黑幕!”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进沸腾的油锅,会场瞬间炸开了锅。记者们的闪光灯“咔嚓”作响,原本低声交谈的代表们纷纷坐直身体,连省领导们也交换起眼神,张副省长的眉头微微蹙起,显然听出了话里的分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