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鸦山主阵地的阻击战已经进行了三天,战况异常惨烈。尽管凭借有利地形和顽强斗志,以及林烽装备科的强力保障,警卫团一次次击退了敌人的进攻,但自身伤亡和消耗也在不断增加。敌军那个加强团像块牛皮糖,粘上了就甩不掉,攻势一波猛过一波,显然也是接到了死命令。
团指挥所里,李云龙双眼布满血丝,声音沙哑地对着电话筒吼叫(电话线刚被炮火炸断又接上):“……什么?三号高地又失守了?给老子夺回来!不惜代价!告诉一营长,守不住就别回来见老子!”
重重摔下电话(其实是手摇式野战电话),李云龙烦躁地抓着头发:“他娘的!这样硬顶下去不是办法!伤亡太大了!孔二愣子,丁伟,你们还有没有别的招?”
孔捷盯着地图,眉头紧锁:“敌人兵力火力都占优,正面硬碰硬确实吃亏。能不能想办法,调动他们一下,在他们运动的时候咬他一口?”
丁伟指着地图上一处蜿蜒的山路:“这里,黑风涧。是敌人从侧翼迂回支援其主攻方向的必经之路。路窄,坡陡,两边都是密林。如果我们能提前在这里设伏……”
“设伏?好主意!”李云龙眼睛一亮,但随即又黯淡下去,“可咱们现在人手紧张,主阵地压力这么大,哪抽得出太多兵力去打伏击?抽少了不够塞牙缝,抽多了主阵地又危险……”
就在这时,林烽刚好带着一身硝烟和油污,从前方维修点回来补充零件,听到几位首长的讨论,他凑近地图看了看黑风涧的地形,心中一动。
“团长,参谋长,丁营长,”林烽开口道,“如果只是要迟滞、大量杀伤敌军的迂回部队,未必需要投入太多兵力。”
“哦?老林,你有啥鬼点子?快说!”李云龙现在对林烽的出谋划策极其重视。
林烽指着黑风涧那段最狭窄的路段:“这里地形极其险要,就像个天然的葫芦口。我们不需要派大量部队埋伏在两边山上,那样容易被发现,也容易在敌人炮火准备时产生伤亡。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
他拿起几颗代表部队的棋子,放在路口:“我们只需要派一个排,最多两个排的精兵,携带机枪,占据路口两侧的制高点,负责封锁和火力压制。”然后,他拿起几个代表炸药包的小木块,密密麻麻地放在那条狭窄的路上:“而我们真正的杀伤手段,是这个——我们之前制作的大量炸药包,特别是破片加强型的‘铁刺猬’!”
李云龙似乎明白了什么:“你的意思是……把炸药包当大地雷用?”
“对!”林烽肯定道,“而且不是埋在地下,那样效率太低。我们可以利用陡坡和树林的掩护,将炸药包巧妙地悬挂或者放置在路边的岩石后、树杈上,成串布置!然后用极其隐蔽的绊绳或者拉火管连接起来,覆盖整段路面!敌人一旦进入伏击圈,先用地雷阵给他们来个中心开花,炸他个人仰马翻,阵脚大乱!然后两侧高地的机枪再趁势火力覆盖!这样,既能最大程度杀伤敌人,又能极大减少我们设伏部队的暴露风险和兵力投入!”
“妙啊!”孔捷猛地一拍桌子,“这叫天女散花外加瓮中捉鳖!老林,你这脑子真是绝了!”
丁伟也兴奋起来:“对!咱们库存的炸药包正愁没地方用呢!这黑风涧,就是给敌人准备好的坟场!”
李云龙更是激动地直搓手:“哈哈哈!好!就这么干!老子喜欢!这就叫‘铁西瓜宴’,管够!老丁,你立刻从二营抽调两个机灵点的排,要身手好、会摆弄炸药的老兵!带上所有‘铁刺猬’和足够炸药包!老子再给你加强两挺轻机枪!立刻出发,赶往黑风涧布置!动作要快,要隐蔽!”
“是!”丁伟领命,立刻转身去安排。
林烽补充道:“团长,我也带几个技术骨干跟过去吧,布置诡雷和连接引爆装置需要技巧,我们更熟练,也能现场培训一下战士们。”
“准了!一定要注意安全!”李云龙叮嘱道。
很快,一支由丁伟亲自带队、包含两个精锐排、加强机枪组和林烽技术小组的特别分队,携带着海量的炸药包和引爆器材,悄无声息地离开主阵地,借着夜色和树林的掩护,向黑风涧急行军。
到达黑风涧后,丁伟指挥部队迅速占领两侧高地,构建机枪阵地。林烽则带着小张、刘二和几名战士,如同幽灵般在陡峭的山坡和密林中穿梭。
他们选择岩石缝隙、大树背后、甚至利用藤蔓,将一个个沉甸甸的“铁刺猬”和其他炸药包固定好,伪装得天衣无缝。然后用细细的麻绳或者缴获的金属丝作为绊线,横拉在道路上方或侧方不易察觉的高度,巧妙地连接着多个炸药包的拉火管或压发装置。有些地方,还设置了用香火缓燃的延时引爆装置,形成 staggered 的爆炸效果。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且危险的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技巧。林烽一边操作,一边低声向配合的战士们讲解要点:“绊线要设在人腰部高度,太低了容易被杂物触发,太高了绊不到……”“这几个药包用延时引爆,等敌人大部分进入峡谷再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