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九年春天的阳光洒在瓦窑堡兵工厂的靶场上,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紧张气氛。林烽站在新建的二百米靶道旁,眉头微皱地看着手表。
这个李云龙,说好早上八点来试枪,这都九点了还不见人影。
话音刚落,就听见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伴随着那个标志性的大嗓门:林烽!林烽!老子来了!
只见李云龙骑着匹枣红马,带着两个警卫员,风风火火地冲进靶场。他一个利落的翻身下马,军大衣下摆扬起一阵尘土。
好你个林烽,背着老子搞出这么好的家伙,要不是杨大眼那小子跟我说,老子还蒙在鼓里呢!李云龙人还没站稳,就嚷嚷开了。
林烽无奈地摇头:你呀,还是这个急脾气。这是专门为狙击手设计的新枪,你们新一团现在又不缺普通步枪。
放屁!李云龙眼睛一瞪,老子缺的就是这种好枪!快拿来让老子瞧瞧!
小豆子赶紧捧着一支崭新的太行式狙击步枪上前。李云龙一把夺过,眼睛顿时亮了:好家伙!这枪管,这枪托,还有这个...这个叫啥来着?
瞄准镜。林烽提醒道。
对对对,瞄准镜!李云龙爱不释手地抚摸着枪身,比老子在太原见过的小鬼子狙击步枪还气派!
牛大力在一旁得意地插话:李团长,这枪管可是镀了铬的,打二百发都不带烫手的!
真的假的?李云龙怀疑地掂了掂枪,别是吹牛吧?
老张推了推眼镜:李团长要是不信,可以亲自试试。
试就试!李云龙来了劲,给老子装弹!
小豆子连忙递上一个五发弹夹。李云龙熟练地上膛,然后...把枪抵在了肩膀上。
等等!林烽赶紧拦住,老李,这枪不是这么用的。要卧姿射击,用支架。
李云龙老脸一红:咋不早说!老子还以为跟普通步枪一样呢!
在指导员的帮助下,李云龙终于摆对了姿势。他眯着一只眼往瞄准镜里看,突然叫道:哎呦!这玩意儿怎么晕乎乎的?
小豆子忍着笑解释:李团长,您得把眼睛贴在眼罩上,调这个旋钮对焦。
这么麻烦!李云龙嘟囔着,但还是照做了。当他终于看清一百五十米外的靶子时,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我的乖乖!这么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连靶心上的纹路都能看见!
林烽笑道:现在可以试射了。注意控制呼吸,轻扣扳机。
李云龙深吸一口气,扣动了扳机。
第一发子弹破膛而出。片刻后,报靶员举起红旗:十环!
李云龙兴奋地一拍大腿,再来!
接下来的四发子弹,李云龙越打越顺手。当报靶员连续五次举起红旗时,整个靶场都沸腾了。
五发全中靶心!李团长好枪法!工人们纷纷喝彩。
李云龙得意地站起身,拍着林烽的肩膀:老林,这枪真他娘的准!比鬼子的狙击步枪强多了!老子在新一团要是早有这种枪,不知道多干掉多少鬼子军官!
林烽笑道:现在也不晚。不过这种枪制造工艺复杂,月产量有限。
少来这套!李云龙眼睛一瞪,给新一团先来五十支!老子要用这些枪组建一个狙击排,专门打鬼子的指挥官和机枪手!
牛大力忍不住插嘴:李团长,您这胃口也太大了吧?我们一个月最多也就造三十支。
三十支就三十支!李云龙立即改口,先来三十支,剩下的下个月再给!
林烽沉吟道:三十支可以,但是要分批次。十天后先交付十支,剩下的二十支要优先给独立团和新二团配备。
什么?李云龙跳了起来,杨大眼和孔二愣子他们也想要?不行不行,得先紧着我们新一团!
老张劝道:李团长,独立团最近也要执行重要任务,确实需要这种枪。
他们什么任务能有老子重要?李云龙不服气。
林烽正色道:老李,别忘了咱们的约定。你要的原料还没全部到位呢。
提到原料,李云龙顿时蔫了半截:这个...老子已经在想办法了。这不是最近鬼子查得严嘛...
小豆子灵机一动:李团长,要不这样。您要是能在一个月内把剩下的原料送来,我们就加班加点,争取下个月再多造十支优先给您。
李云龙眼睛一亮:此话当真?
林烽点头:小豆子说的没错。原料充足,我们就能开足马力生产。
李云龙一拍大腿,老子就是带人去扒铁轨,也给你们把原料凑齐!不过咱们得立个字据!
林烽哭笑不得:你呀,还是这么精明。
回到车间,李云龙又对生产线产生了浓厚兴趣。他看着工人们熟练地操作机床,忍不住手痒:让老子也试试!
牛大力赶紧拦住:李团长,这可不行!这机床精贵着呢!
咋?看不起老子?李云龙不服气,当年在直罗镇,老子还帮你修过机床呢!
老张笑道:李团长,此一时彼一时。现在这些设备比以前精密多了,得专业技工才能操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