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9月底的瓦窑堡,秋阳把兵工厂的铁皮屋顶晒得暖融融的,却挡不住车间里热火朝天的劲头。制管车间的锤击声、机枪车间的打磨声、弹药车间的装弹声,混着远处采矿队的号子,凑成了一首满是力量的“生产交响曲”——这是每月最后几天的冲刺时刻,可今年9月的热闹劲儿,比往年任何时候都足。
林烽刚走到制管车间门口,就被一阵欢呼堵了回去。小豆子举着根刚加工好的81式-2型步枪枪管,蹦蹦跳跳地跑过来,脸上沾着点铁屑,像只花脸猫:“厂长!厂长!咱们的第1000支步枪枪管做好啦!比计划多了50支呢!”
“这么快?”林烽接过枪管,用手指蹭了蹭内壁的膛线,光滑得能照见人影,“不错!小豆子,你这组的手艺越来越好了,老张没少教你吧?”
“才不是!”老张拿着个刚校准的狙击步枪枪管走过来,故意板着脸,“这小子现在翅膀硬了,连我的活都敢抢!昨天还跟我比谁磨的枪管直,结果输了还赖账,说我‘欺负年轻人’!”
小豆子脸一红,赶紧躲到林烽身后:“明明是老张师傅手劲大,我这是让着他!再说咱们的81式狙击步枪也超额了,这个月做了55支,比计划多5支呢!”
“还有56式半自动步枪!”旁边的青年技工虎头凑过来,拍着胸脯,“小豆子师傅带我们做了110支,超了10支!现在我闭着眼都能装枪栓,保证不卡壳!”
林烽笑着点头,刚要往里走,就被牛大力扛着一捆钢管堵在了门口。他喘着粗气,额头上的汗顺着下巴往下滴,却笑得一脸得意:“厂长!机枪车间的37式重机枪做好30挺了!家泉师傅说,这批枪的枪管都是合金钢的,比上次的还结实,连续打600发都不烫手!”
“哟!你这大力士今天没偷懒啊?”林烽故意逗他,“上次让你搬迫击炮炮架,你还说‘胳膊酸’,今天咋这么勤快?”
牛大力赶紧摆手:“那哪能啊!这次是重机枪,打鬼子的大杀器,我多搬两根钢管算啥!再说家泉师傅说了,我要是搬得快,下次试射让我扣扳机!”
众人都笑了,家泉次郎正好从机枪车间走出来,手里拿着个刚调好的机枪扳机,用中文说:“牛大力力气大,但扣扳机要稳,不能急。这批重机枪,扳机行程调短了0.5厘米,扣起来更省力,适合长时间射击。”
“真的?”牛大力眼睛一亮,伸手就要摸扳机,被家泉次郎拦住了:“现在不行,要先试射,确保安全。”
林烽跟着众人往机枪车间走,刚进门就看见十几挺重机枪整齐地摆着,枪身泛着冷光,枪口对着车间后的试射靶。老郑正带着技工给机枪装弹链,见林烽进来,笑着说:“厂长,这批枪要是送到前线,小鬼子的装甲车再敢来,保管打成筛子!”
“还有高射机枪!”负责高射机枪的技工小栓跑过来,手里拿着个弹鼓,“10门高射机枪都调试好了,13.2毫米子弹也做了7000发,比计划多500发!上次试射,500米外能打穿鬼子的飞机蒙皮,以后鬼子飞机再来轰炸,咱们也有还手的力气了!”
从机枪车间出来,林烽又去了迫击炮车间。刚到门口,就听见“轰隆”一声闷响——是试射62MM轻型迫击炮的声音。苏婉正拿着记录本,蹲在地上看弹着点,见林烽过来,赶紧站起来:“厂长!82MM迫击炮做好35门,炮弹600发;62MM轻型迫击炮51门,炮弹430发,都超计划了!刚才试射的62MM炮弹,射程到了2800米,误差不超过30米!”
“这么准?”林烽走过去,拿起一枚62MM迫击炮弹,弹体上的螺纹打得工工整整,“是谁做的炮弹壳?手艺不错。”
“是阿梅!”小豆子赶紧说,“阿梅现在做弹壳又快又好,镀铬的时候一点气泡都没有,家泉师傅还夸她‘比日军修械所的技工还厉害’!”
阿梅站在旁边,脸一下子红了,小声说:“是苏婉姐教我调的镀铬液,不然我也做不好。”
苏婉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是你自己学得快,我只是提了点建议。对了厂长,瓦窑堡式75mm山炮也做好6门,炮弹300发,比计划多20发,老周说这批炮弹的炸药装得更匀,威力比上次大了一成。”
林烽点点头,又往弹药车间走。刚到门口,就闻到一股淡淡的火药味——是无烟火药的味道。赵小花正带着技工复装子弹,面前的竹筐里堆着满满的子弹,她手里的装弹机“咔嚓咔嚓”响,没一会儿就装好了一排。
“厂长!子弹做好22万发,穿甲子弹7000发,都超计划了!”赵小花笑着说,手里还拿着枚穿甲子弹,“这批穿甲弹的钢芯是家泉师傅加工的,硬度比上次高,能打穿鬼子的轻型坦克装甲!”
“还有反坦克磁性炸弹和地雷!”负责炸药的老周跑过来,手里拿着个磁性炸弹,“200枚磁性炸弹,1570枚地雷,手榴弹3300余枚,都做好了!地雷的引信调短了,踩上去3秒就炸,让小鬼子来不及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