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瓦窑堡兵工厂一改往日的机器轰鸣,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厂区空地上,临时搭起的戏台披红挂绿,台下整整齐齐摆着长条凳。最特别的是,今天来了许多生面孔——工人们的家属。
爹!爹!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扑进王老铁怀里,这就是你造大炮的地方吗?
王老铁一把抱起女儿,得意地指着远处的车间:对啊!爹就在那儿,造能打鬼子的大炮!
旁边一个年轻媳妇正给唐忠祥整理衣领:你说你都当主任了,还这么不修边幅...
唐忠祥推推眼镜,不好意思地笑了:这不是忙着算数据嘛。
林烽穿梭在人群中,不断和工人家属打着招呼。看到老周带着老母亲来了,他赶紧上前搀扶:周大娘,您慢点!
老太太眯着眼笑:林厂长,我儿子没给您添麻烦吧?
哪儿的话!周师傅可是咱们厂的顶梁柱!林烽笑着回答。
这时,沈泉带着一队战士抬着几个大筐过来:厂长,慰问品都准备好了!每户一袋面粉,两斤猪肉!
林烽点头,先让家属们参观参观,待会儿联欢会开始。
王老铁自告奋勇:我带大伙儿去地下车间看看!
一群家属好奇地跟着王老铁走进伪装成山体的地下车间入口。一进车间,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我的娘啊!一个老大爷看着整齐排列的炮管,惊得烟袋都掉了,这...这都是咱们自己造的?
王老铁得意地介绍:这是105榴弹炮,能打十公里!那是122加农炮,能打十七公里!
一个小伙子摸着冰凉的炮管,激动地说:爹,您就在这儿工作?太威风了!
唐忠祥则在另一个区域给家属讲解:这是瞄准系统,我们通过精密计算...
他妻子赶紧拉住他:行了行了,大过年的就别讲你那些公式了!
众人大笑声中,老周扶着母亲走到一门榴弹炮前:娘,这就是我带着徒弟们造的。
老太太颤巍巍地摸着炮身,眼眶湿润:好!好!用这炮多打鬼子!
参观完毕,家属们回到会场,个个脸上都带着自豪的神色。联欢会正式开始,林烽首先上台讲话。
各位父老乡亲!林烽声音洪亮,今天请你们来,一是共度新春,二是想告诉大家——兵工厂取得的每一份成绩,都离不开你们的支持!
台下响起热烈掌声。
一个老大娘抹着眼泪说:俺儿子在兵工厂干活,俺支持!
对!支持!家属们纷纷响应。
接着是文艺表演。最精彩的是技工们自编自演的《军工歌》:
铁锤叮当响,炉火红彤彤,
咱们兵工人,个个是英雄!
造枪又造炮,杀敌立大功,
保卫咱家乡,赶走鬼子兵!
粗犷的歌声配上工人们整齐的动作,赢得满堂彩。
王老铁的女儿也上台表演了一段快板:
兵工厂,真厉害,造的大炮震天外!
小鬼子,来捣乱,打得他们回不来!
童稚的声音把大家都逗乐了。
表演间隙,林烽亲自给每户家属发放慰问品。当看到每户都是一袋白面和两斤猪肉时,家属们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这也太丰厚了!一个老奶奶激动地说,年头好的时候也没见过这么多白面啊!
王老铁的媳妇更是直接拧了丈夫一把:死鬼!在厂里干活也不说一声,让咱娘几个在家瞎担心!
王老铁龇牙咧嘴地求饶:我这不是保密嘛!
唐忠祥的妻子领到慰问品后,悄悄对丈夫说:你们厂长真不错,想得这么周到。
唐忠祥骄傲地说:那当然!我们厂长可是这个!他竖起大拇指。
最感人的是老周的老母亲。老人拿着慰问品,颤巍巍地走到林烽面前:林厂长,这面俺不能要。留给工人们吃,他们干活累。
林烽赶紧扶着老人:大娘,您放心收下!咱们厂现在条件好了,工人们都吃得饱!
联欢会进行到高潮时,林烽再次上台。这次,他带来了一个特别的——一架被击落的日军飞机残骸。
乡亲们!林烽指着飞机残骸,这就是年前来偷袭的鬼子飞机!被咱们的防空炮打下来的!
台下爆发出震天喝彩。
家属们围着飞机残骸,议论纷纷。
该!让小鬼子嚣张!
咱们的炮真厉害!
看他们还敢来!
王老铁趁机宣传:咱们现在造的防空炮,能把飞机打到四千米高空!
一个小伙子羡慕地说:叔,我能来兵工厂干活吗?
等你满十八岁!王老铁拍拍他的肩膀。
联欢会一直持续到下午。家属们临走时,个个依依不舍。
爹,您好好干!王老铁的女儿搂着父亲的脖子,多造大炮,打鬼子!
唐忠祥的妻子轻声嘱咐:注意身体,别老是熬夜。
老周的母亲更是拉着儿子的手:好好听林厂长的话,娘在家等你。
送走家属后,工人们聚在一起,个个眼眶发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