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窑堡兵工厂的重武器核心零件车间里,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而又充满期待。经过漫长而艰辛的攻关,坦克发动机的所有关键零件,终于全部加工检测完毕,整齐地摆放在铺着崭新绿色厚绒布的工作台上。那根历经磨难、最终涅盘重生的高强度合金钢曲轴,如同一位等待加冕的君王,被安置在专用支架上,在灯光下泛着冷冽而完美的金属光泽。接下来,将是见证奇迹的时刻——将这些冰冷的零件,组装成一颗能够咆哮的钢铁心脏。
负责总装的荣克,提前三天就开始“清场”。他指挥工人们将车间一角彻底打扫,用水冲洗后又用沾了机油的拖布反复擦拭地面以抑制灰尘,甚至用缴获的日军雨布和自制框架,搭起了一个临时的、相对密闭的“洁净装配区”。进入装配区的人员,必须换上干净的工装,戴上白线手套。
“发动机是精密机器,尤其是内部,一点灰尘、一根头发丝掉进去,都可能造成拉缸、磨损,前功尽弃!”荣克表情严肃得像是在布置一场绝密的军事行动,对参与组装的精挑细选出来的几位老师傅反复强调。他那平日里温和儒雅的气质,此刻被一种近乎偏执的严谨所取代。
林烽这天上午处理完步话机量产安排的事情,兴冲冲地想来装配区看看进度。他刚走到雨布门口,还没掀开帘子,就被如同门神般守在那里的荣克拦住了。
“林厂长!留步,留步!”荣克张开双臂,像护崽的老母鸡,“里面正在关键阶段,不能进,绝对不能进!”
林烽一愣,笑道:“我就看看,不说话,也不动手。”
“那也不行!”荣克头摇得像拨浪鼓,“您这一进来,带进来的灰尘,万一飘进气缸里,或者落在轴瓦上,那可就……林厂长,您理解一下,这发动机现在就是我最金贵的‘宝贝疙瘩’,容不得半点闪失!等装好了,您第一个看,成不?”
看着荣克那紧张又认真的模样,林烽不由得乐了,他打趣道:“好家伙,老荣啊,我看你对这台发动机,比当年对我那刚过门的嫂子还上心呢!行行行,我不进去,我就在外面听着,这总行了吧?”
荣克被说得有点不好意思,推了推眼镜,但还是坚持原则:“等装好了,声音保证让您第一个听!”
装配区内,气氛更是如同手术室般专注。巨大的V12发动机缸体被吊装在稳固的装配架上。荣克亲自上手,带领着几位同样神情肃穆的老师傅,开始了这场精密机械的“交响乐”排练。
第一步:核心之核——曲轴与轴瓦的安装。 这是重中之重。老师傅们用最纯净的煤油,再次仔细清洗了曲轴上的每一道油道和每一个轴颈,用高压气枪吹干。然后,在主轴瓦(分上下两片)的合金摩擦面上,均匀地涂抹上特制的装配润滑油。荣克和另一位老师傅,一人一端,如同捧着传国玉玺,小心翼翼地将沉重的曲轴抬起,对准缸体上的主轴承座,缓缓放下。每放下一段,就用塑料锤(防止损伤金属)轻轻敲击调整,确保曲轴落入轴瓦时顺滑无比,没有任何卡滞。随后,盖上主轴承盖,按照严格的顺序和扭矩(使用自制的、经过校准的扭力扳手),分三次逐步拧紧螺栓。每拧紧一个,荣克都要用手试着转动曲轴,感受那越来越紧致、却依然保持顺滑的阻力感。当所有主轴承盖安装完毕,曲轴可以用手勉强带动,均匀旋转,没有任何异响和局部发卡时,荣克才长长舒了口气,内衣已经被汗水湿透。
第二步:活塞连杆总成入缸。 每个活塞(最终选定了轻质高强度的硅铝合金)上都已经安装好了活塞环(用耐磨铜合金制造),并用专用的活塞环压缩器箍紧。工人们将活塞连杆总成从气缸上方放入,荣克在下面用手引导着连杆大头,精准地套在对应的曲轴连杆轴颈上。然后安装连杆瓦和连杆盖,同样使用扭力扳手严格按照规定扭矩拧紧。这是一个重复而枯燥的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稳定性,稍有偏差就可能划伤缸壁或连杆轴颈。十二个气缸,他们用了整整一天时间才全部安装到位。
第三步:气缸盖与配气机构。 加工精良的气缸盖被吊装到位,新的气缸垫(用石棉和铜皮自制)放置平整。荣克同样亲自监督着每一个缸盖螺栓的拧紧顺序和扭矩,确保密封可靠,受力均匀。随后是复杂精密的配气机构——凸轮轴、气门、摇臂、弹簧……每一个轻巧的零件都被精准地安装到位。荣克拿着塞尺,仔细检查着每一个气门的间隙,反复调整,确保其完全符合设计值。“气门间隙差一丝,动力损失一大截,还可能顶坏活塞!”他喃喃自语。
第四步:“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的搭建。 燃油系统的高压油泵、喷油器,润滑系统的机油泵、油道,冷却系统的水泵、管路……这些外围部件被一一安装连接。每一根油管、水管接头都确保紧固,没有泄漏。电路系统也同步敷设,火花塞(利用缴获的汽车火花塞改制)、传感器、启动电机等接线准确无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