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没有回之前那家酒店。清理者能找到李德贵的家,未必不能通过某些渠道查到他的临时落脚点。他在城市另一头,找了一家不需要登记身份证的小旅馆,房间狭小潮湿,但足够隐蔽。
锁好门,拉上窗帘,他迫不及待地拿出了那个黑色笔记本和李德贵保险柜里的备份U盘。
笔记本里的内容他之前只是粗略看过,现在需要仔细研读。李德贵的字迹潦草,夹杂着一些只有他自己才懂的符号和缩写,但关于“S”和“星光娱乐”的记录相对清晰。
“星光娱乐”,表面上是一家经营不善、濒临倒闭的线下演艺公司,主要承接一些商场开业、楼盘促销的小型演出。但根据李德贵的记录,这家公司是“S”控制的多个洗钱通道之一,专门负责将像李德贵这样底层骗子搜刮来的“黑钱”,通过虚构演出合同、虚报艺人报酬等方式“洗白”,然后汇入那个神秘的“S.C.”离岸账户。
笔记本里甚至提到了几个与“星光娱乐”对接的联系人化名,以及几次大额资金往来的大致时间和金额。
陈默将备份U盘插入电脑。里面除了包含笔记本里提到的交易明细电子版外,还有几段李德贵偷偷录下的与“S”的通话录音。
“S”的声音经过变声处理,冰冷而毫无感情,每次通话时间极短,只下达指令,从不废话。
“……新到的一笔款子,三百个,走星光的老渠道,三天内处理好。”
“最近有几个账户不太安稳,处理一下,别留尾巴。”
“做好你分内的事,不该问的别问。”
从录音里听不出任何关于“S”身份的信息。这个人极其谨慎。
陈默将笔记本和U盘里的关键信息,与自己云端保存的第98次日志相互对照、补充。一个模糊的轮廓开始显现。
“他们”是一个结构严密、层级分明的组织。李德贵这样的底层骗子是“捕食者”,负责寻找和榨干“猎物”(像陈默这样的受害者);“星光娱乐”这类公司是“清道夫”,负责清洗赃款;而“S”则是中间的管理层,负责指挥和衔接;最顶层的,就是控制着“S.C.”账户的幕后黑手。
而“清理者”,是这个组织的武装力量,负责处理各种“意外”,比如暴露的风险、不听话的成员,以及……像陈默这样的“循环异常点”。
自己现在,不仅是在追回损失,更是在与一个庞大的犯罪帝国为敌。
压力如山,但陈默眼中却燃烧着火焰。九十九世的压抑,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而这个组织,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找到‘星光娱乐’。它是通往‘S.C.’的第一块跳板。”
“观察者”的指令清晰明确。但如何利用这块“跳板”?直接报警?证据似乎还不够充分,而且警方内部可能也有他们的人。自己潜入?太过危险。
陈默的目光落在笔记本关于“星光娱乐”的一条记录上:
“……S指示,星光近期资金流紧张,可适当提高‘清洗’费率,并物色新的‘合作方’……”
资金流紧张?物色新的合作方?
一个大胆的计划,在陈默脑海中逐渐成型。
他需要伪装成一个潜在的“合作方”,一个手里有见不得光的钱,需要清洗的人。主动接近“星光娱乐”,打入内部,获取更多直接指向“S”和“S.C.”的证据!
这个计划风险极高,如同在刀尖上跳舞。一旦被识破,下场绝对比李德贵更惨。
但他没有更好的选择。被动等待,只会被“清理者”找到,或者永远困在循环里。
他需要一个新的身份,一套完美的说辞,以及……启动资金。
他查看了一下自己的银行账户。从李德贵那里拿回的五百万,除去零花,还剩四百九十多万。这笔钱,既是他的保命符,也是他的鱼饵。
接下来的一天,陈默没有出门。他利用网络和有限的资源,精心为自己编织了一个新的身份——一个名叫“莫琛”的年轻富二代,家里做灰色生意,最近手里有一大笔来路不明的现金需要尽快洗白,经“道上朋友”(暗示李德贵,但不明说)介绍,找到了“星光娱乐”。
他购买了不记名的电话卡,注册了新的社交账号,甚至在网上找到渠道,定制了几张足以乱假的、印着“莫琛”名字的假名片。
准备好一切后,他拨通了笔记本上记录的一个“星光娱乐”联系人的电话,化名“豹哥”。
电话响了几声才被接起,背景音有些嘈杂,一个带着几分警惕的男声传来:“喂,哪位?”
“豹哥是吗?”陈默模仿着一种略带嚣张和纨绔的语气,“朋友介绍,姓李的,说你这儿路子野,能处理些麻烦事儿。”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似乎在回忆“姓李的”是谁(陈默赌他指的是李德贵)。过了一会儿,豹哥的声音才再次响起,缓和了一些:“李老板的朋友啊……不知道兄弟怎么称呼?有什么‘麻烦’需要处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