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魂司地下基地的灯光泛着冷白色,将会议室照得如同精密的手术室。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电子设备混合的独特气味,与几小时前未名湖畔的秋日暖阳恍如两个世界。
林墨坐在金属座椅上,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苏婉坐在他身侧,正快速操作着面前的平板电脑,将入侵事件的碎片化信息拼接整合。她的侧脸在冷光下显得有些苍白,但眼神依旧专注。
“入侵者使用了七层跳板,最终溯源到北卡罗莱纳州的一个废弃服务器农场。”苏婉调出全球地图,上面布满了错综复杂的连线,“手法专业,带有军方背景特征。”
风清云站在全息投影前,双手负后:“‘创世纪’实验室。他们到底还是按捺不住了。”
陈烈一拳砸在桌上,震得杯里的水晃了出来:“这帮混蛋!正面打不过就来阴的?有本事再派那个凯文来打一场!”
“他们现在的目标不是正面战斗。”林墨开口,声音平静,“他们要的是数据,是‘钥匙’的能量特征。有了这个,他们就能更精准地定位碎片,甚至……尝试复制。”
会议室陷入短暂的沉默。复制国运之钥——这个想法让所有人不寒而栗。
风清云转向林墨,目光锐利:“你刚才在湖心亭使用的‘领域’,就是与碎片深度共鸣的结果?”
林墨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是,但不全是。那更像是一种……感悟。”他斟酌着用词,“碎片引动的国运,并非单纯的能量,它承载着历史、文明、山河意志。宫本的剑追求极致的‘无’,而国运武道,守护的是‘有’,是存在本身。”
他抬起手,掌心向上,一丝微不可察的金色流光在指尖萦绕,隐约间仿佛有古老的篆文一闪而逝。“我能感觉到,这两块碎片在自行吸收、整合地脉中的国运之气,它们像是沉睡的活物,或者说……是文明锚点在现实世界的坐标投影。”
苏婉抬起头,眼神一亮:“这就对了!我查到一些散逸的墨家机关术残卷,里面提到‘九鼎定九州,非金非石,乃信念之聚,文明之锚’。如果钥匙本身就是锚点,那它们的重要性远超我们的想象——它们不仅关乎结界稳定,更关乎文明气运的兴衰!”
风清云深吸一口气,神色前所未有的凝重:“消息必须严格封锁。从现在起,关于‘钥匙’的所有研究提升至最高密级。林墨,你的安保等级也要再次上调。”
林墨却微微摇头:“风顾问,被动防御永远防不住所有暗箭。宫本临走前的提醒很重要,东瀛剑阁内部有分歧,北美‘创世纪’在行动,教廷态度暧昧,还有那个阴魂不散的‘神恩教’……我们不能再等他们出招。”
“你的意思是?”
“主动出击。”林墨目光沉静,“既然他们都对‘钥匙’感兴趣,那我们就给他们一个目标——一个足够吸引他们注意力,又能让我们看清各方反应的‘目标’。”
……
三天后,江北大学历史系,一场小范围的学术沙龙悄然举行。主题是“先秦青铜器纹饰中的信仰符号”。与会者除了几位老教授和研究生,还有作为特邀嘉宾的林墨和苏婉。
沙龙气氛轻松,窗外阳光正好。一位姓李的老教授正侃侃而谈,分析着一件青铜簋上的云雷纹。
“……这些纹饰并非简单的装饰,它们承载着先民对天地、祖先的敬畏,是早期信仰的视觉化表达,可以看作是文明信念最初的‘容器’……”
林墨坐在靠窗的位置,看似在认真听讲,心神却与坐在他斜后方的苏婉有着无声的交流。他能感觉到她目光偶尔落在他背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自从码头事件和数据库入侵后,她似乎更加留意他周围的风吹草动。
这时,他的手机在桌面下无声震动,是陈烈发来的加密信息:“鱼饵已放出。‘钥匙’部分能量频率特征,已通过三个不同渠道,‘无意中’泄露给了一些‘热心’的国际文物商人。”
林墨指尖轻点两下作为回复,表示收到。
沙龙进入自由讨论环节。一位来自欧洲的访问学者,安德森博士(与安德森神父并无关联),扶了扶金丝眼镜,用带着口音的中文提问:“李教授,您提到‘容器’,我很好奇,这些古老的信仰符号,是否可能像电池一样,储存某种……超越物质的力量?”
问题问得有些跳脱,几位老教授笑了起来。李教授温和地解释:“从学术角度,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性寄托。”
但林墨的心却微微一动。他注意到,坐在角落的一个一直沉默的日籍访问学者,以及后排一个看似在记笔记、实则指尖在平板上快速敲击的亚裔男子,在安德森博士提问时,都不约而同地抬起了头。
苏婉也注意到了这些细节,她借着端起茶杯的动作,对林墨使了个眼色。
沙龙在和谐的气氛中结束。众人散去时,那位日籍学者走到林墨面前,礼貌地递上名片:“林桑,鄙人山口宏,对贵国先秦文化十分仰慕。听闻林桑对古物鉴赏颇有心得,不知日后能否请教一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