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影知道暴露,不再废话,转身就想跑。却发现楼道两头不知何时已经站了两位穿着普通夹克、但眼神锐利的男子,堵住了去路。“办公室”的安保人员早已布控多时。
“别紧张嘛,”林墨走上前,脸上带着他那标志性的、人畜无害的沙雕笑容,“不就是想要点海藻吗?早说啊,我这人最好说话了。”
他转身回屋,很快拿出了一个密封的小玻璃瓶,里面装着几株看起来蔫了吧唧、但形态与直播中“混沌计算藻”有七八分相似的深褐色海藻。
“喏,拿去吧。”林墨把瓶子塞到目瞪口呆的黑衣人手里,“这可是我好不容易才培育出来的‘二代混沌计算藻’,效果比直播用的那个还好!我看你也是个懂行的‘爱好者’,送你了!就当交个朋友!”
黑衣人完全懵了,剧本不是这么写的啊!不应该是激烈反抗、严刑逼供或者狼狈逃窜吗?这主播怎么不按常理出牌?还主动送样本?
“不过我可提醒你啊,”林墨凑近一点,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这藻娇气得很,培养液必须用格陵兰岛冰盖下300米处取来的原始海水,过滤后加入微量……嗯……我记得是铯-137和钚-239的同位素溶液作为能量源?比例我有点忘了,你回去自己试试?温度必须恒定在0.5摄氏度,不能高也不能低,光照要用特定波段的氪星灯……反正挺麻烦的,我都没完全搞明白。”
他胡说八道了一通极其离谱、听起来就极其危险且不可能的培养条件,然后拍了拍黑衣人的肩膀:“加油!我看好你哦!说不定下个诺贝尔奖就是你的了!”
黑衣人拿着那瓶“珍贵”的样本,在两位“夹克男”“友好”的注视下,晕晕乎乎、恍恍惚惚地被“请”出了小区。
回到安全屋,“秃鹫”组织的技术人员如获至宝,立刻对样本进行检测和分析。然而,结果让他们大失所望。基因测序显示,这只是一种分布较广、但相对罕见的褐藻变种,除了生命力稍微顽强一点,没有任何特殊之处。他们严格按照林墨所说的(当然是胡扯的)培养条件去尝试,结果不是藻类迅速死亡,就是引发了一系列实验室安全警报(尤其是涉及放射性物质的胡扯部分),搞得鸡飞狗跳。
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这根本就是一种毫无价值的普通藻类,林墨要么是在耍他们,要么他本身也是个被真正技术持有者忽悠的傻子。
“目标L的威胁等级下调。”一份来自“秃鹫”总部的评估报告如是写道,“其行为更符合小丑或骗子的特征,其所展示技术真实性存疑,极大可能为精心设计的骗局或故弄玄虚。建议暂时减少对其的资源投入。”
“办公室”通过特殊渠道获悉了这份评估报告,陈老、李教授等人相视一笑。李教授感叹:“林墨这小子,现在玩得是越来越溜了。不仅精准投喂,还能顺手给对手挖坑,浪费他们的资源,降低我们的压力。”
赵教授也笑道:“他把那份错误的藻类样本和离谱的培养条件,称之为‘友情赞助的科技扶贫’,还说希望对方能在错误的方向上‘坚持不懈,再创佳绩’。”
……
林墨在家中,清点了这次“饲料投喂”和“友好送藻”的收获。系统奖励的【生物计算模拟系统】和额外获得的【群体智能协同优化算法】正在被他慢慢消化。他看着下一个任务【信息时代的“巴甫洛夫之铃”】,又看了看鱼缸里那些因为吃了“特殊饲料”而显得格外“淡定”的鱼,一个更宏(huang)大(tang)的计划渐渐在脑海中成型。
“用电磁波建立条件反射……群体智能优化……生物计算……”他喃喃自语,眼神越来越亮,“如果我把整个城市的鸽子或者流浪猫狗,变成一个巨大的、分布式的生物传感器和计算网络,用来优化城市管理……比如,让鸽子自动避开交通拥堵区域栖息?或者让流浪猫的聚集地反映出的‘城市热岛效应’微型生态变化?这活整起来,估计能惊动市长热线吧?”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下一次直播时,满屏的“???”和“主播疯了!”的弹幕。
而国运的提升,就在这看似荒诞不羁的构想之下,在这无声无息的技术扩散与对手的徒劳无功之中,如同深海潜流,沉稳而坚定地推动着这个东方大国,驶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喜欢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整活主播,上交黑科技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