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ong,杨帆小声询问沉长林:“您对DC真的没有兴趣?”
“DC有什么意思,咱们如果做自己的神话宇宙,才叫牛逼!”
“神话宇宙?”
“我有两个想法,一是《封神》,另一个则是《山海经》!”
“可是DC是全球范围内可以跟漫威分庭抗礼的IP…”
沉长林笑了笑:“关我屁事?而且华纳这家公司…太乱了!”
确实,频繁换帅…
DC后来的骚操作太多了!
直接把超人、蝙蝠侠之类的顶流角色折腾到失去光彩,反倒让‘小丑’‘小丑女’这样的二线角色火起来…
杨帆突然想到了什么:“《封神》还是算了吧…”
“为什么?”
“听说工夫影业正在操作《封神》电影,30亿大投资呢!”
“…神经病啊?”
沉长林无语…
原时空,《封神》三部曲成了烂尾楼——成本太高了,资金链一旦出现问题,想找人接盘都找到不到! 虽然李胺说的每个电影都有每个电影的命,但像《封神》这种斥重金砸下去,没上映前,宣传通稿已经铺满的电影来讲,还是挺少见的! 插一句,项目烂尾,无外乎三种情况: 一种是“处女座”导演问题。比如《繁花》薛定谔的杀青,大概率出在王佳卫的“慢活”拖延症上。据说编剧秦雯在写《流金岁月》的时候,就被叫去写《繁花》了。然而,《流金岁月》都已经播出一年多了,《繁花》还没有杀青; 另一种就是制片公司身上,比如《封神》,就是典型受BJ文化爆雷拖累的项目——原时空BJ文化操盘《封神》三部曲… BJ文化财务危机、内斗不断,诸多项目因资金问题上映无期,包括不限于徐昊峰的《诗眼倦天涯》、路川的《749局》等。 《封神》被BJ文化6亿转让25%投资份额给XZ慧普华后,便没了后续。传闻《封神》一直在找能够接盘的资方。 但现在高价格的《封神》完全是烫手山芋,想要找接盘侠太难了。 最后一类情况是影片本身出了问题。有的是因内容质量的问题,片方为及时止损,不愿再投注更多资金进行后续后期工作。科幻片是被放弃的重灾区,比如影版《三体》《拓星者》《明日战记》等。 当然,还有一种是艺人本身,比如陈可欣的《独自·上场》——毕竟娜破轮嘛! 扯回来,沉长林犹豫一下,还是道:“他们拍《封神》,跟我们拍《封神》不冲突!” “怎么会不冲突呢?都是封神榜!” “…无所谓,而且30亿,他们做不起来的!” “做不起来?” “现在的电影市场看起来一团火热,但危机早就降临了…等着吧,最迟两年,拐点就该降临了!” 杨帆沉默了一会,然后忍不住反问:“你这有点危言耸听了吧?” 沉长林也不生气:“呵呵…你等着看吧,你老板我什么时候说错过!” 杨帆愣了一下,然后转移话题:“明天回国?” “…嗯,回去剪片子去,浪了半个月了…” …… 上海一家电影院,《大赢家》正在跑路演,施施和张亦接受现场观众的提问。 “最后的打蟑螂…当然是真打!” 问的是施施演的于海娇最后结尾的打蟑螂片段——跟严谨出去吃饭,看到蟑螂,操起包包拍死,然后严谨结完账过来,立马换了一张脸‘有蟑螂,好害怕’… “我想问一下张亦,你终于发现自己适合演喜剧了嘛?” “谢谢…”张亦笑了笑:“我是看了剧本,觉得很有意思,就加盟了,而且我也没把它当成喜剧演…” “施施能说一下《大赢家》这个项目怎么来的吗?” 施施点头:“原版好像叫《率性而活》…是李潇、于淼推荐我的,本来想让我推荐给长林,没想到长林见了他俩后,直接让于淼出任导演…” “其实是这样!”于淼插话:“沉导演第一次见我,问了一堆改编的想法,第二次见面,看了剧本后问我想不想当导演,我说想,但有压力…他说没事,谁都有第一次,克服就行了,然后特意帮我点了郭总做制片人,联系了张亦、田雨、乔衫还有施施、谢南…” “那现如今,《大赢家》首周末2.8亿票房,你们觉得怎么样?” “蛮感谢观众的…我看网上好多拿《大赢家》跟《率性而活》比较的…但我说实话,我们《大赢家》定位是黑色喜剧,属于群像戏…《率性而活》可能更韩国电影一点…” 底下旁听的几个媒体、记者,立刻来劲了——《大赢家》导演不尊重原作! “票房呢?” “…票房我们本来想着回本就好,但看到市场上好多电影票房虽然高,但电影本身也就那样,还是有点不舒服的…所以,宣传团队定的目标是六亿!” 还是不敢吹逼,也不敢直接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