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是英雄胆,子是父之威,古人诚不欺我。
从桂省回来后,朱父他们立刻投入到盖房子去,真的是一刻不能空闲。朱一帆正整理行李打算再度实行个人旅游的计划。
小镇每逢日期尾数3、6、9为墟日,这天正好是8月6日,外公从遥远的村落步行四十分钟以上来到镇上赶集,之后买上一些水果进来探望父母与朱一帆兄妹。舅舅其实是有摩托车的,但外公总是不想麻烦舅舅载他出来,每次基本都是他自己走路的。朱一帆与外公外婆很亲的,高中以前,每年的寒暑假朱一帆都会到外公家住一段时间,而他们很照顾朱一帆,经常到山上摘一些水果回来,买一些零食给朱一帆。以前西江水大的时候还去外公家避难呢。但自从高中以后就少去了,不知是不是人长大了,对于到别人家住有本能的不适或者是长大后精彩的世界吸引了自己,与外公外婆、那里的小伙伴们的关系淡了。
其实这几年已经只在过年跟着老妈去拜年才得以见一面,距离上次见面正好是过年时。朱一帆看着外公苍老的面庞,一股要珍惜的念头涌现,与老人们的见面真是见一次少一次。
朱一帆热情的招待外公,还到工地处叫回父母。陪着聊家常事,强留外公吃了午饭,不然早在吃饭前外公就要走了。
朱一帆想到自己已经很久没见外婆了,突然有点想念,便决定到外公家住两天再说,管它什么旅游计划。连忙回去收拾两套衣服,与父母说自己到外公家住两天,便快步追上外公。
外公一听朱一帆来住两天开心得不得了,要快点回去买条鱼,不然会买不到的。走到大街马路边上,正对着进外公家村的入口道路,外公率先拦截一辆摩托车,费了不少口水才与司机谈妥价格,减少了二块钱。朱一帆本来想说自己有钱,我来给的时候,却忽然觉得自己如果这样做,会不会是剥夺了外公表达关爱的方式呢,他是否会不开心呢?朱一帆不得而知,一时乱想,外公就谈妥了价格,想拉朱一帆先上车,自己坐外面。这个朱一帆却不会犹豫,先让外公上车,自己再坐上去。
外公外婆距离有点远,上次分钱的时候朱一帆一时没想起来,刚才朱一帆却没带银行卡,想取点钱都不行,只好之后拜托父母走一趟给点钱,改善一下外公家生活吧,最好以父母的名义给,自己不在乎虚名,外公家得实惠就可以了,但父母还是需要点虚名的,人生逃不开名利二字。
路上买了条鱼才再次出发,刚到到外公家里,外婆看到朱一帆十分高兴,拉着朱一帆的手不放,嘘寒问暖,舅舅舅妈在山上劳作不在家,表弟表妹几年少见已经生疏了。于是朱一帆去找曾经的小伙伴们,虽然与他们也有点生疏了,但友谊还在,谁知道听其中一个舅舅说,他们读书没你好,全都出去打工了。
朱一帆失落地回外公家,唉!也对,在农村,特别是越偏僻的地方,教育条件越加艰难,有时明明想供出一个大学生,但现实有太多无奈,只能让孩子时常劳作与早早出社会赚钱。这年代农村出一个大学生已经可以吹嘘十年了,如果上不了大学,农村的孩子基本都是十来岁就出社会了,男的打工几年如果没混出来,就会带点钱回老家继续之前父辈的路。女的打工几年,基本20左右就结婚,除非命好,不然始终嫁回农村,基本也是走回父辈的老路。除非是社会大环境出现大的变化,他们的人生才会有变化。
父辈们总是想让子女好好读书,以此改变命运,奈何条件不允许,被现实打败,除了个别有天赋的人,基本很难靠读书出人头地。生活环境、家庭条件、教育资源等等都是制约因素,这是客观条件决定,人力一时难以改变现实。
朱一帆留在外公家两天,足迹踏遍当年走过的痕迹,上山抓鸟,下河摸鱼,田中放牛,就算只有自己一个人,但这些童年的时光想想就很美。
朱一帆眼看暑假就剩下二十天了,想游遍祖国的名山大川是不可能了,只能先赊着,以后再补回来。但旅游一二个地方还是够时间,只是去那里好呢?正值夏天,阳光沙滩比坚尼,好想去海边玩一下。无数文人骚客夸赞的江南,那如水一般的江南女子,是如何的让人能不忆江南?无数名胜古迹在心底流转,都想去看看,它们到底是如何的美。
正想着事情的时候,一阵优美的铃声响起,这是歌手崔灯的一首流行歌曲,近期听得上瘾了,于是开通了彩铃业务,特意下了这首彩铃。想起前世传闻杨臣刚凭借一首老鼠爱大米赚了一亿多接近二亿,一首歌吃一辈子。刀郎也是彩铃界的王者,在国内销售更是打败一众天王巨星,是最卖座的歌手。那时候就幻想过自己唱首哥也能年入过亿的就好了,到时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以前只是幻想,现在可是有实现的可能,只不过要等到去燕京再说。
朱一帆立马中断遐想,赶紧接上电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