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是kf1联盟型蒸汽机车,这是青岛四方机厂,在一九五二年研制出的新中国第一台台蒸汽机车,机车重92.07吨,长22.6米,速度80公里/小时,由于在“八一”前夕诞生被铁道部命名为解放型“八一号”。
京沪线上跑着的这趟列车,从五二年之后,到现在已经跑了十一年了。
按照八十公里每小时的火车速度,京城到魔都也就一千两百公里左右,那么也就是十五个小时的时间罢了。
但是,晚点、中途站停靠、南京那边的摆渡船等等,所以这一趟列车抵达魔都的时候,最少也是三十小时之后了。
运气好的话,可以在二十八小时左右抵达。
然而,火车时刻表上面的时间,其实真的很不准。
特别是这个时代,晚点才是正常,不晚点才是不正常的事儿。
“爸爸,我们的卧铺在哪里呀?”
小梅她们走在前面,许多年搂着四个小家伙在后面走着。
他的肩膀上还扛着一个大包裹,这个大包裹看起来就十分吓人,反正很大,满满登登的,里面装的全都是衣服和食物。
而小家伙他们自己也背了小背包,只不过,里面就装了几件衣服罢了。
“快到了,往前面走吧。”
许多年也在注意着车厢上面的号码,他可以很快就看到号码,因为标得还蛮高的,就在他胸口的位置。
不一会儿,他们很快就来到了车票上面所标识的位置。
到地方之后,小屁孩她们顿时解放了。
眼下就是要分床位了,四个年龄大的孩子,分别表示她们要睡上铺,因为这样的位置是最好的。
只是她们觉得好罢了,等她们钻进去之后,才会知道不那么好了。
反正许多年和小梅肯定都是下铺或者中铺,上铺肯定是给小豆包她们睡的。
眼下时间也还早,所以不急着睡觉。
而且也都是吃过晚饭才来乘车的,肚子也不饿。
刚才上车的时候,许多年便观察过了,他们所在的这列车厢,就小豆包她们几个孩子,其他旅客都没有孩子。
卧铺的人也有不少,毕竟这一趟是始发站,终点站就是魔都。
其实也还有从长春那边发过来的火车,但许多年不乐意,因为那是零点的车,很麻烦。
上车之后没多久,小屁孩们玩耍打闹的时候,火车启动了。
“走咯,终于出发咯!”
现在还是新鲜感十足,心情还是很兴奋的,许多年却知道,等明天白天的时候,她们才会清楚,什么叫无聊。
那个时候,对许多年来说,才是折磨的开始。
不过,整趟旅程也就是三十个小时多一些,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
“哐当哐当.”
兴奋不已的小豆包她们,站在下铺的位置上,看着车窗外,火车渐渐驶离了月台,朝着前方远去,便学着火车行驶过程中制造的噪音,人为进行配音。
六个孩子在一块儿,无聊是不存在的,一起打打闹闹才是主旋律。
本来也没有什么看书心情的小梅,现在也是彻底放松了。
至于刚才因为离别而悲伤的心情,也被小豆包她们的情绪感染了,泪痕还在,但嘴角的弧度已经说明一切。
连许多年也没有制止小屁孩们的举动,反正现在也还算早,大家也才刚上火车,肯定没人睡觉。
不多时,列车员过来了,需要换票,等到站之后,才会换回来。
这又是一道检票和防止有人逃票的手段,也是在未来半个多世纪里,火车卧铺运行的一套规则。
许多年并不是第一次坐火车了,所以对这一套流程也非常熟悉,很积极配合列车员。
倒是列车员注意到了小豆包她们,忍不住多说了几句话。
夸得小豆包她们都害羞了。
并且也因为列车员的关系,隔壁卧铺位的其他乘客也都站在过道处,跟着一起闲聊了起来。
小豆包她们六个孩子有大有小,但都长得十分活泼可爱,让人心生好感。
六十年代的小孩子,大部分都是瘦小且黑,城里的孩子嘛,也有不少白白净净的,但跟粉雕玉琢沾边儿的孩子可不多见。
毕竟六一年才刚过去没多久呢,大家伙对吃喝这一块儿,还是相对节俭的。
孩子吃得少,想要养得好就困难了,跟粉雕玉琢这四字有关的话,那就更困难了。
跟着父母一起出行的孩子,还是少啊。
特别是八月底这个时间段,那都是大学生上学、职工出差工作、寻亲访友的海外华人华侨等会更多一些。
闲聊了一会儿,列车员已经换好票离开了,其他乘客也渐渐离去。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豆包她们也困了。
眼看快要十点了,许多年便让孩子们赶紧睡觉。
上铺睡的小豆包和小团子,许多年怕她们从床上摔下来,直接从大包裹里,拿出了好几件衣服。
这些衣服会放在床外边,只要她们不老实的时候,衣服肯定会被她们给弄掉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