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因为首映时间是下午四点的关系,所以七点多,网上的第一波评论就出炉了。
很高,甚至有些夸张。
电影网上开局的八分,到了晚上九点,就已经被观众刷到了9.2分,
这个成绩,破了国产电影开画第一天最高评分记录。
98%以上的人打了好评,感觉一般的人群有1%多点,完全的差评还不足1%。
而评论区,也在疯狂的刷新着上限,这部电影似乎给大家带来了不少的吐槽欲望 。
“看过最牛逼的电影,没有之一。”
“国产电影就应该是这样子拍,都这样,哪有好来乌啥事。”
“应该说中国式的英雄片就应该这样拍。”
“玛的,看得我肾上腺素急增,太男人了。”
“路不要走得太快,容易扯着蛋,每一句台词都好有意思。”
“老贼也太牛逼了,这样的本子都写得出来。”
“我总感觉自己笑了,但是有些没看懂,坐等大神分析。”
“与楼上一样,坐等。”
“节奏非常紧凑,全程无尿点,似乎一眨眼就会漏了一个细节。”
“明天去二刷,多看两遍应该有不一样的感受。”
“老贼牛逼。”
“老贼是不是好导演我不清楚,但他是最会编故事的人,这点毋庸置疑。”
……
电影网签约影评人温铁树,已坐在电脑前很长时间了。
他并没有应子弹出品方的邀约出席首映礼,但他还是买了一张第一场的票,看完已经三个小时,但他不知道如何落笔来写。
与大话不同的是,大话赵亘有了严格的定义,是披着神话的皮,讲的则是关于爱情的悲喜剧,
但子弹他也看了之前赵亘的采访,赵亘的定义是一部关于卖官买官的爆米花商业片,
这一点,他不能苟同。
而且,他的年岁在这,有一些事件他没有经历,但也听老人讲过,比年轻人对某些事了解的更多。
子弹的隐喻有一些他是看得明白的,但他也知道,自己不能深入去分析,更不能写出来,
否则一旦影评产生效果,电影很有可能直接下架了。
如此优秀的一部电影下架,这让他不能接受。
“这小家伙不仅胆子大,居然还在秀智商,瞎搞。”
他喃喃的笑着道,随即找补了一句道:“年纪轻轻,日子也过的不错,哪来这么大的戾气。”
又坐了半个小时,心中有了方向,略一调整打字道:
“国产电影程碑式的杰作——让子弹飞。
演员无可挑剔,我不知道子弹的选角内幕,但我可以确定,赵亘并没有所谓的任何规则,如果说有,那只有一条,一切为了电影!
所以,才会选出郑坤、孔俊和楚正。
全片中,唯一一个演技稍弱的就是导演自己饰演的六子,我听有传言说是临时救场,那也并没什么好苛责的。
再说导演的功底,如果说大话证明赵亘是一个合格的导演,那么子弹足以让赵亘捧上一座最佳导演的奖杯,
有两个名场面,一是鸿门宴的一段,可以看出是一镜到底的,但又不同于我们理解的一镜到底,
利用多台摄影机拍摄,演员的表演是完整的,但在剪辑中利用一部分碎片化,
一是突出人物的重心,其二是营造了紧张的氛围;
第二个名场面,就是两边都扮演麻匪火拼,黄四郎和汤师爷赶到现场,两人在明处,
而张牧之在暗处,随着闪电,让他的轮廓显得忽明忽暗,这种暗示太完美了。
最后再说说,这部电影中有些需要传达,导演却一个镜头带过的地方。
一、马邦德哪来的五张委任状,全靠他夫人买的?这不合理,那必然有人在背后支持他;
二、好好的火车,为何要用马拉着,而且注意,开局的火车是从左边驶来,结尾的火车驶向了右边;
三、鸿门宴中,提及刘都统有三条大腿,到底是哪三条?
四、鸿门宴结束,汤师爷戴着两顶帽子,是不是说明了他是两面派?
五、师爷死的时候,要说哪两件事?是否与花姐是间谍,或者与老二的死有关?
六、黄四郎真的死了吗?
七、最后张牧之看到火车上的身影,到底是黄四郎还是汤师爷,是真实的,还是他内心中的影相?
第六、七点,我就简单说一下我的猜测,
黄四郎并没有死,而是杀了武举人,之前黄四郎说有六张委任状,但马邦德手上只有五张,
说明还有一张在黄四郎的手上,他拿着这张委任状,带着被花姐策反的张牧之几兄弟,重新上任去了。
这些罗列出来,大家可以讨论,当然还有我没发现的,明天再看之后我会增加。
最后我想说的是,张牧之是个理想主义者,在他决定把钱分纷穷人时,他和他手下的兄弟,终究会有背道而驰的一天。”
这一条长影评,顿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底下评论者更是无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