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这里。
众人都是点头。
与之同时。
直播间一众网友,对于张献忠也有了一个更为的了解。
不过这时有一位学子举手问道:“江宁老师,我也赞同屠川的不只是张献忠,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势力。但是,为什么一说屠川,这就想到张献忠。甚至,所有人都认为,屠川的就是张献忠。”
“这个问题问得好。”
江宁点了点头:“这个问题也是我想与大家交流的。其实刚才说过,我们现在的明史还是清史,也都是清人修的。至于大家要问,清史不是近代人士修的吗?但其实由于一系列的原因,清史到现在都还没有修好。所以,大部分的清史资料,也还来源于清人。”
“另外,为什么一说到屠川就是张献忠。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张献忠本身就杀了许多人。他有没有参与屠川,目前来说是有的。既然有,那就不能否定他没有屠川。第二个,张献忠名声太差。一个是张献忠本来就杀了许多人,再加上杀人的方式也很血腥,所以不管是谁,也都会将屠川这个恶名贯于张献忠名上。还有一个,那就是不管是明朝人士还是清人,他们都讨厌张献忠,所以张献忠也必需背这个锅。”
“而在这其中,张献忠不只杀人,而且他还杀了许多明朝的达官显贵,读书人,以及藩王。特别是读书人,将读书人都给得罪了,也没有人会对张献忠进行美化。”
江宁又是拿出了几张史料。
比如在一份详细描写张献忠杀人的清史资料《绥寇纪略》,其作者叫做吴伟业。
而这位吴伟业,他有一个本家叫做吴继善。
吴继善是谁呢?
他之前投诚过张献忠,后来又被张献忠给杀了。
“还有人问,为什么要杀这一些读书人?其实呢,这与张献忠打仗的钱哪里来的是同样的问题?一方面,是从老百姓那里搜刮来的。但老百姓能有多少钱,就算是搜刮,也搜刮不到多少。更多钱的,来源于那些达官显贵,那些读书人,甚至是那些藩王。史料记载,张献忠从明朝一众官员手中,搜出了8000万两白银,当然还有一系列金银财宝。甚至,在他死后,这一些金银财宝都还没用完。”
这是江宁所要讲的重点。
“虽然张献忠在前期的时候,在军事以及领土扩张这一块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在后期,张献忠的军事作战就遇到了很大的问题。其实刚才也讲过,张献忠不只是明朝的敌人,也是清人的对手。一方面张献忠要对付南明政权,另一方面,也要对付清人。同时,张献忠还得对付四川本土的地主反抗势力。甚至,他还要提防闯王的部队。”
“可以说,张献忠是四面树敌。到了后期,张献忠也自知自己的大西政权难于为继,于是便给自己留了一条后路。他将此前搜刮到的财宝,用了好几条大船运走。可是,在他转运金银的时候,他却碰到了明朝参将杨展。两方在彭山的江口击战,张献忠大败,退回到了成都。可是,虽然张献忠逃走了,但他转运的那好几船的金银,却是全部沉于江口。”
一边说。
江宁拿出了当前四川的地图。
并且指着彭山区的江口说道:“如果我预测没错的地方,当时的江口就是这附近一带。”
这当然不是江宁猜测的。
实际上。
前世张献忠江口沉银就是在这里。
这个世界虽然与前世有很多的不一样,但在清之前,大部分还是一样的。
只是因为各类史料的缺失,所以这也造就大家对于历史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正如此前江宁所讲的一系列历史人物一样。
其实人物还是同样的人物。
故事还是一样的故事。
可换由江宁讲解出来,给人的感觉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事实上。
不只是江口沉银。
其实呢。
江口沉银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而更为大部分的,则是在另一个地方。
这个地方,据说是在锦江。
为了使自己的金银不被发现,张献忠命令部队把锦江截断,并在其中挖了一个巨大的坑穴,然后将搜刮出来的财宝藏于其中。前世1943年的时候,就有川中将领,带了上百人参与锦江挖宝行动。他们挖出了一条长达 50米的河道,挖宝工程进行月余之后,可中途却突然下起暴雨,连续数天导致锦江河水暴涨,这一挖宝工程也被迫中止。虽然这次挖宝工程因不可抗力的因素而被迫结束,可并非一无所获,一个多月以来,相继挖出了人骨、血沙、石牛以及大顺通宝的铜钱。
可惜的是,由于时间太过久远,历经数个朝代的更迭之后,现在的锦江河道淤泥太深,同时受制于技术条件,锦江这一边已经不太好开挖。
所以。
江宁也江没有说锦江藏宝这一块。
而最为容易挖掘,前世已经成功发现的,那就是彭山的江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