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一鸣的办公室灯火通明,桌上堆满了各种资料和草稿纸,疲惫不堪的团队成员们仍在苦战。连续数日的技术攻关让每个人都身心俱疲,却无人退缩。
“张教授,您看,根据这篇论文的数据模型,我们只需要……”李研究员指着电脑屏幕上的公式,试图说服张教授。
“这只是一篇未经证实的论文!我们怎么能把宝贵的研发经费和时间浪费在这种不确定性上!”张教授猛地拍桌子,吹雪般花白的胡须也随着他的动作微微颤抖,“我认为应该从我们现有的技术基础出发,逐步改进,这样风险最小,也更稳妥!”
“可是,张教授,您也知道,我们现在的方法已经遇到了瓶颈,再改进下去也只是事倍功半!”李研究员也不甘示弱,提高了音量,“我们必须要有新的突破,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你……”张教授指着李研究员,气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赖一鸣一直沉默地听着两人的争执,眉头紧锁。他知道,张教授代表着稳妥,李研究员代表着创新,两种选择各有优劣。
“够了!”赖一鸣猛地站起身,打断了他们的争吵,“我知道两位都是为了项目好,但现在最重要的是团结一致,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他环视了一眼会议室里疲惫的众人,语气坚定地说道:“张教授,您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我们需要您稳住大方向。李研究员,你的创新思维也是我们突破瓶颈的关键,我希望你能继续深入研究。”
“可是……”张教授和李研究员还想再说什么,却被赖一鸣抬手制止了。
“我知道你们都有自己的坚持,但现在,请你们先放下分歧,一起想想,如何才能将两种方案结合起来,找到一个最优解。”赖一鸣说着,目光落在了桌上的那份项目计划书上,“我们还有时间,但时间不多了……”
会议室再次陷入沉默,只剩下翻动文件的声音和众人沉重的呼吸声。
窗外夜色渐深,办公室的灯光映照着每个人凝重的面容,预示着这场纷争远未结束……
曹雨薇走进办公室,轻柔的脚步声在紧张的空气中显得格外突兀。她将手中保温盒轻轻放在赖一鸣面前,关切地问道:“一鸣,还没吃饭吧?我熬了点粥,多少吃点。”
赖一鸣疲惫地揉了揉太阳穴,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谢谢薇薇,你先放着吧,我等会儿再吃。”
“一鸣,项目进展怎么样了?我看大家的情绪好像都不太好。”曹雨薇环顾四周,敏锐地察觉到气氛的凝重。
赖一鸣叹了口气,将团队内部的分歧简单地告诉了她。曹雨薇听完,秀眉微蹙,走到张教授和李研究员身边,试图调解。
“张教授,李研究员,我知道你们都是为了项目好,但现在最重要的是找到一个能让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曹雨薇温言劝道,“也许可以尝试一下,将两种方案的优势结合起来?”
“曹小姐,您有所不知,这两个方案从根本上就是相悖的!”张教授连连摇头,“强行结合只会得不偿失!”
“是啊,曹小姐,我们已经尝试过很多种方法了,但都没有找到合适的结合点。”李研究员也面露难色。
曹雨薇还想再说什么,却被赖一鸣拉住了手。他摇了摇头,示意她不要再劝了。他知道,这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分歧,更是观念上的冲突,一时半会儿很难调和。
更糟糕的是,公司高层得知团队内部的分歧后,对项目的信心再次动摇。王投资人特意打电话给赖一鸣,语气中透着一丝不满:“赖总,项目的研发进度我已经了解了,说实话,我对目前的进展很不满意。”
“王总,我们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但请您相信,我们一定会尽快克服的。”赖一鸣努力保持着冷静。
“技术难题?据我所知,你们团队内部似乎也存在分歧,对吧?”王投资人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我希望你能明白,我们投资的是能够带来回报的项目,而不是无休止的争论和内耗!”
王投资人没有给赖一鸣辩解的机会,直接挂断了电话。放下手机,赖一鸣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他知道,如果不能尽快解决问题,项目很可能面临被砍掉的风险。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第二天一早,赖一鸣就接到了研发部门主管的电话:“赖总,不好了,李研究员和他的团队今天都没来上班,电话也打不通……”
赖一鸣的心猛地沉了下去,他知道,事情正在朝着不可控制的方向发展……
研发部门的气氛如同梅雨季节的天空,低沉压抑。李研究员的离开似乎成了导火索,原本就因为技术分歧而暗流涌动的团队,此刻更是人心惶惶。几个核心骨干成员聚在一起窃窃私语,不时担忧地望向赖一鸣的办公室,焦虑和怀疑的情绪在空气中蔓延。
赖一鸣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两眼紧盯着桌上张教授和李研究员各自的方案,试图从中找到一个突破口。他知道,张教授经验丰富,主张的技术路线稳妥,但缺乏突破性;李研究员年轻气盛,提出的方案激进大胆,却风险难控。两种方案各有千秋,却又格格不入,让赖一鸣陷入两难的境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