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得莫林山,没找场长了,由十辨带我们看药材。
看过之后,又去看了林场在隔壁的山冲正在新建的场部。
我向子勋介绍:“市领导拍板,林场就整体迁到这边,医养中心就在刚才看的那块地方。现在,等于林场内部,有个独立的医养中心。
这就叫行政力量。如果是两亲兄弟都难以分家,难以划清财产归属。但主持分家的任书记就一句话——你们两位局长,谁不同意,就调开谁,调到其他局去当书记。结果,两个局长都同意。”
子勋笑道:“这是明显偏袒卫生局。”
我说:“谁手里握有王牌,就偏向谁。卫生局不是有十辨这样的专家吗?领导都要找他看病。”
熊十辨笑道:“大的趋势是,林场正在衰落。水泥、钢筋、塑料等替代品的兴起,竹木的市场一天天地萎缩。但种植药材,兴办康养中心,是大健康方向。”
看了林场,医养中心,我们就驱车去看望日峰。
站在望日峰,一峰独立,群峰围绕,松涛阵阵,云散日出。
子勋说:“真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啊。好山有好水,还有好药材。”
看了一遍,我们就上【顶上居】。这就是四水一位才子取的名字,被林场采用。这间接待客人的餐厅,就有了这么一个有气派的名字。
一会儿,旭哥开车赶到。
一共六人,选了个小包间。
佩青负责点菜,点的全是山间野味,包括野兔,野竹鸡,野山菇、野芹菜,加上山间溪水中的小鱼,野生地皮……
这顿饭吃得非常好。吃完饭。我说大家各自走走,看看,照照相,半个小时后,我们下山。
于是,各人就去看看景点。
我和旭哥一起散散步,把我的意图和他说了一遍。
这等聪明人,一听就明白。
看了一阵,我又和十辨耳语几句,十辨点点头,三辆车下山。
到了医养中心。我叫佩青带舒展回房间休息。我们三人则去了十辨的宿舍。他夫人陈梅早就到这边工作了,不过已去上班。
十辨把我们领进书屋,还是福建那一套,煮茶,用小杯喝茶。
我笑道:“给我换个大杯子,我不喜欢你们福建广东那一套品茶,有点渴,来点【牛饮】。”
结果,我喝大杯,他俩喝小杯。
我就挑明主题,说道:“十辨兄,子勋看中了一个项目,就是到开发区来办保健品厂,生产你上次讲的【八珍方】。他邀你加盟,具体由子勋说说。”
邵子勋详细说了一遍自己的想法。
十辨说:“这是一个好主意。”
我说:“中医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没有产业化。日本人把大量的方剂通过标准化生产,制成中成药。但在中国,你要是想制成药品,那种严格的审查,没个三五年,你根本办不下手续。
古人已用千多年,现在的药监部门就是不放心。审来审去,结果中国人都去日本买中成药,叫汉方药。我们呢,只好把药品叫保健品。
人家一听保健品三个字,总觉得它不是药。长此以往,日本反而成了中成药大国。”
十辨说:“你自从当了领导,越来越有见解了。其实,反对制成中成药的人,中医医生是股不少的力量。都批量生产,他们赚什么钱?”
我说:“中医就是强调标准,这里多少克,那儿多少克。君臣使佐,固然有轻重之分,但过分强调一克两克有什么作用?
张三开五克,李四开六克,不是铁定的标准。把主药副药分清楚就行了。熊大师,学生在你面前放肆了。”
十辨笑道:“这个问题,学术上也存在争议。协和医院开过一次中医学术讨论会,请十位名医给同一个人诊病。
十个人有六种结论。没有一种结论是绝对统一的。所以中医有句话,叫找对医生。”
我和十辨探讨了一番,最后归到办保健品厂这个主题上来。
子勋说:“开发区地租相对广东便宜多了,这里既有莫林山药材种养基地,还可以发动老百姓种植,加上晓东在开发区,十辨是名医,我们三个人强强联手。
不用你们出一分钱。我们就办一个保健品厂。我们广东人就是会做生意,一个保温杯,命名为磁化杯,销得特别好。
一个枕头,里面配着中药药芯,叫做益智安神枕,家有初中生,高中生的家长,每家买一个。
一双鞋垫,用中草药薰过,可以包治各种脚臭。这是一种经济思维。
而八珍方也好,十珍方也罢,这是医学名典上有记载的,也是院长那天洗脚向别人推荐的,别人抓齐这些药,要烘烤,研磨,非常麻烦,所以,我想我们就来生产。”
熊十辨被说动了,他说:“这种经典药方,经千年而不衰,可以,我愿意加入。”
接下来就轮到我了,我说道:
“我就来讲一句真话。当官就不能发财,想发财就当不稳官。所以,我个人不参与办厂。但是,我可以为办厂提供一切便利的条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