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耶路撒冷的古老街区,鹅卵石铺就的小路蜿蜒曲折,街边的房屋错落有致,岁月的痕迹在墙壁上留下斑驳的印记。这里,生活着一个典型的犹太家庭——科恩一家。亚伯拉罕·科恩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商人,他的妻子莎拉温柔且聪慧,家中有两个孩子,哥哥以斯拉和妹妹米丽娅姆。犹太人对孩子的教育,犹如精心培育一棵树苗,从细微处着手,注入独特的智慧,而双赢思维,便是这智慧的重要养分。
以斯拉和米丽娅姆还很小的时候,莎拉就会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巧妙地播下双赢思维的种子。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莎拉带着孩子们来到院子里玩耍。她拿出了一盒彩色积木,笑着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来玩一个特别的游戏。”孩子们兴奋地围了过来,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莎拉继续说道:“我们要一起用这些积木搭建一座超级大城堡,但是有个规则,每个人都要帮助对方拿到自己需要的积木,而且要让城堡又高又漂亮。”以斯拉和米丽娅姆听了,立刻开始行动起来。以斯拉想要一块蓝色的长积木来搭建城堡的城墙,他发现米丽娅姆正拿着那块积木,于是他对米丽娅姆说:“妹妹,我需要这块蓝色的长积木来搭城墙,等我搭好了城墙,我们就可以一起用其他积木搭城堡的塔楼啦,你觉得怎么样?”米丽娅姆想了想,觉得哥哥说得有道理,就把积木递给了以斯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逐渐明白,通过合作和互相帮助,他们能够实现共同的目标,让城堡变得更加壮观。当城堡搭建完成时,孩子们看着自己的杰作,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同时也在心底感受到了合作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随着孩子们慢慢长大,亚伯拉罕开始在生意场上的故事中,向他们传递双赢思维的重要性。一个周末的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温暖的壁炉旁,亚伯拉罕开始讲述他最近的一次商业经历。
“孩子们,爸爸最近和一个供应商合作,遇到了一些问题。”亚伯拉罕缓缓说道。以斯拉和米丽娅姆立刻竖起了耳朵,好奇地听着。“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价格有点高,这让我们的成本增加了不少。但是,如果我们直接要求他们降价,可能会影响到我们之间的合作关系。”亚伯拉罕顿了顿,接着说:“于是,我和供应商坐下来,好好地谈了谈。我向他们说明了我们的困难,同时也了解了他们的情况。原来,他们的生产成本也在上升,但是如果能和我们长期合作,他们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降低成本。”
以斯拉忍不住问道:“那后来呢,爸爸?”亚伯拉罕笑着说:“后来,我们达成了一个双赢的协议。我们承诺增加订单量,帮助他们扩大生产规模,而他们则同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原材料的价格。这样一来,我们双方都得到了好处,合作也更加顺利了。”孩子们听了,纷纷点头,似乎明白了在商业合作中,考虑对方的利益,寻求共同的利益点是多么重要。
在以斯拉和米丽娅姆的学校生活中,他们也开始运用从家庭中学到的双赢思维。以斯拉在学校参加了一个科学小组,他们要共同完成一个关于植物生长的实验项目。小组中有个同学叫大卫,他对实验中的数据分析部分不太擅长,总是担心自己会拖小组的后腿。以斯拉想起了父亲讲的双赢故事,于是主动找到大卫,对他说:“大卫,我知道你在数据分析方面有些困难,我可以教你一些方法。等你学会了,我们一起把实验数据整理好,这样我们的实验项目就能完成得更出色了。而且,通过这个过程,你也能提高自己的数据分析能力。”大卫听了,非常感激以斯拉。在以斯拉的帮助下,大卫逐渐掌握了数据分析的技巧,他们的实验项目也在学校的科技展览中获得了好评。通过这次经历,以斯拉深刻体会到,帮助别人不仅能让他人受益,也能让自己收获更多。
米丽娅姆在学校的绘画比赛中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她和另一个同学丽贝卡都非常擅长绘画,是这次比赛的有力竞争者。但是,米丽娅姆并没有把丽贝卡当作敌人,而是把她看作是共同进步的伙伴。比赛前,米丽娅姆主动找到丽贝卡,对她说:“丽贝卡,我们都很喜欢绘画,这次比赛虽然有竞争,但我觉得我们可以互相学习。我们可以一起讨论绘画的技巧和创意,这样即使比赛输了,我们也能在绘画上有所提高。”丽贝卡听了,欣然同意。在比赛前的准备过程中,她们一起分享绘画的经验,互相提出建议。虽然最终米丽娅姆获得了比赛的一等奖,但她和丽贝卡的友谊却更加深厚了,而且她们的绘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米丽娅姆明白了,在竞争中也可以实现双赢,通过互相学习和帮助,彼此都能变得更好。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斯拉和米丽娅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选择。以斯拉高中毕业后,决定创业,他想开一家小型的互联网公司。在筹备公司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多困难,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和人才。他向父亲请教,亚伯拉罕鼓励他运用双赢思维去解决问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