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打了一整天,直到夜幕降临,才停止战斗。
多国联军伤亡数万,少数汉军受轻伤。
江易一整天在城楼上只会战斗,汉军奋力一战。
皇帝亲自指挥,在他们的心目中,如神一般高大尊敬。
按理说,皇帝一般会呆在皇宫中,或者带着嫔妃和皇子公主逃往其他地方。
他们知道皇帝和皇后在长安城内,应该早就知道敌军会入侵到长安。
没有提前逃跑,而是与城内居民并肩作战。
不仅汉军感动,城内百姓也很感动。
皇帝与皇后还是很在乎他们的,就连皇帝都亲自站在城楼上指挥作战。
击退了一波又一波敌军进攻,天色一外,双方停止战斗。
沈蓉带着城内百姓给江易他们送饭,城楼上守军看到皇后,眼中充满激动与尊敬。
皇后贤惠、善良、勇敢,又显得那么平易近人。
他带着百姓送来了热腾腾的食物,把食物分发给大家。
“大家辛苦了,吃点热乎的饭,在轮流休息。”
沈蓉这一天也没闲着,组织城里的人做饭,又维持城内的秩序。
防止船内有人跟外面的敌军里应外合,甚至趁机攻击官署。
好在城内秩序一切正常,在开战之前,派人在城内发布告示。
如果有人敢在这个时候做违法乱纪之事,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沈蓉制定的临时管理条律,无论是什么罪,一律加重三倍处罚。
长安危机什么时候解除?临时管理条例就什么时候撤销?
“也辛苦你了,等会儿,你回去好好休息,更别让腹中的孩子累着了。”
沈蓉腹中的孩子预计明年四月出生,这个时候更要多加注意。
“等你吃完饭,我就回去。”
沈蓉很听话,也知道江易今晚不会回宫休息。
他要带领城楼上的守军抵御敌军入侵,直到击退敌军为止。
所有将士饿了一整天,江易也不例外。
敌军也攻城了一整天,根本就不给汉军休息的机会。
汉军也有应急口粮,由于战事紧急,他们都没有时间进食。
将士们不吃,江易也就不吃。
沈蓉带人送来了米粥和肉食,让江易和汉军吃饱吃好。
等江易吃饱之后,派赵虎和庞熊护送沈蓉回宫。
并叮嘱他这几天不要出攻,更不要担心这边。
一些城内青壮年留下来,帮忙清理程度上的杂物。
手城汉军要保持体力,就不让他们处理这些事。
等成楼千里干净之后,一部分汉军在地面上铺上稻草和床单,盖上被子休息。
还有一部分汉军在城楼上,来回巡逻,防止敌军夜袭。
一夜相安无事,江易在后半夜休息。
次日上午,多国联军吃过早饭,又开始攻城了。
他们使用了组装好的巨型投石机,射程比普通投石机远得多。
东梁军开炮攻城,汉军开炮还击。炮声震耳欲聋,城内很多人都听到了。
沈蓉站在宫城楼上,望向北方,那边是江易所在的地方。
长安城外北边聚集了很多敌军,今天的攻势比昨天还猛。
长安不会被攻破,估计城内不少人会很恐慌。
沈蓉要做的就是稳定人心,帮江易做点事。
由于汉军与敌军作战,城内的商铺停业了。
繁华的长安顿时冷清了不少,大家最担心的就是这场战争要持续多久?
城内的粮食够不够吃?水源会不会被切断?
沈蓉又发布了告示,让众人不必恐慌。
城内的粮食和水充足,更不用担心敌军会切断水源。
让众人在城内好好呆着,若发现有人有不法行为,要及时举报。
到了中午,天空乌云密布,不一会儿刮风下雨。
这场雨对城外敌军来说影响比较大,尤其是东梁军。
下雨让火炮不能正常使用,燧发枪也是如此。
对汉军来说,火器使用没有太大影响。
敌军看情况不妙,于是向后退,跟汉军保持很远的距离。
“这场雨下得真及时,敌军退了,我们要不要出城追击?”
庞熊想带着一部分汉军出城,用杠杆枪多消灭一些敌军。
“不用追了,我们只要专心守城就行,尽可能减少我军伤亡。”
江易也是为了稳妥起见,并没有下令追击。
虽然汉军的火器不受雨水影响,可城外的敌军数量太多了。
每一个汉军的生命很宝贵,在城楼上防守,相对安全一点。
这次敌军攻城失败,士气受挫,接下来几天会持续下雨。
说不定他们会生病,若是缺少药物,很有可能造成大量死亡。
所以江易不急着派兵出去追击,只要加强城防,那些敌军也坚持不了多久。
“那些人简直是脑子有问题,就想着拿下长安,就以为能灭了大汉。”
赵虎认为城外敌军脑子不正常,他们一路南下,也没有攻破几座城。
更没有抢到多少物资,就凭几10万人,想一鼓作气攻占长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