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李家的人可长了个心眼,前两回都被王景明率先发难吃了不少暗亏,这次他们可不想再重蹈覆辙,所以李家的人先站了出来。
第一个人站出来的就是刘向红,她的表情很是悲伤的样子,一脸痛苦的向着大院里的人描述自己今天遭遇的不幸:
“大院里的大家伙,今天咱们大院可是发生了一件大逆不道惨绝人寰的事情。
有的人竟然打算不认亲生母亲,还要断绝关系。我说的在这家人就是住在后院的王家。
今天我去王家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们无缘无故就开始指责我,然后就提出了一个让我到现在都不敢相信的事情。
他们竟然以后不打算认我这个亲妈了,以后也不打算和我有什么联系了,这是要断绝亲情。
大家伙你们评评理,这是不是大逆不道?
这是不是不孝?
我真惨呀!
不但被他们王家羞辱了一顿,我们家人听说了之后去理论还被他们狠狠的打了一顿。
这真是欺负人呀,希望大家能够为我主持公道。”
刘向红的话一出,马上就引起了在场大部分人的义愤填膺。
忽然听到这样的事情,大多数人首先的印象就是这确实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无论什么原因不认亲生母亲也是说不过去的。
然后大院里的人自然是相互议论,一下子场面有些嘈杂起来。
刘海中主持会议,自然不会让局面失控,他又站起来大声维持秩序:
“大家伙都先停一停,所有的事情不能听一方的一面之词。
刘向红说完了,王家有什么要说的吗?”
这种事情当然还是王景明自己来,自己的姐姐和奶奶并不善于和人们讲道理,而且现场这么多人她们也有些放不开。
王景明就无所谓了,他憋着一股劲儿,一定要把刘向红和李家的人的真实面目揭露出来。
不仅要达到自己所要的目的,还要尽量维护王家的名声,不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院里的老少爷们儿,哥哥姐姐,兄弟姐妹,叔叔阿姨们。
想必大家对我也不算陌生,我是咱们院有名的病秧子,这个外号我也知道,因为我从小身子就一直虚弱。
5年前我爸没了,家里一下子陷入了混乱,因为一家之主顶梁柱没有了,这样的困难可想而知。
本来就挺难的了,结果这个女人竟然做出了那么狠心的决定。
我爸没了没多长时间连一个月都不到,她就抛弃婆婆遗弃我们兄弟姐妹,转头就改嫁出了门子成了前院李家的人。
那个时候正是我们需要她的时候,结果她嫌贫爱富转投他家,丝毫没有顾及亲情,让我们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她改嫁之后我家的情况马上就陷入了极为艰难的境界,那个时候我大姐才17岁,她依然决定去轧钢厂接了我爸的班。
一个17岁的姑娘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用她稚嫩的肩膀撑起了我们这个家,当时我们家多么难,院里的大伙也都知道”
说到这里马上就引起了大院里大部分人的同情,当时王家的日子过得多么难他们也都清楚。
然后很多人看向刘向红目光都有些异样,感觉她确实是心狠。
这个时候李国强站了出来,他可不想让大院里的人对他们家有所看法,又说出了他那套理论:
“这个事情我觉得我得说两句,当时我妈改嫁到我们家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人总得活下去啊,我妈当时也没有办法。
再说她当时改嫁到我们家,从某种角度上说确实也是减轻了王家的负担,少一张嘴吃饭家里的花销就少一些。
我妈没有工作又没有收入,她留在王家也起不到太大作用,反而离开能减轻王家的负担,大家说是不是?”
王景明:
“这样的说法太过于可笑了。
按照你李国强说的,但凡是每个家庭顶梁柱没有了,剩下的寡妇都可以马上改嫁出门了。
遗弃儿女和抛弃公婆自己去享福,这算是哪门子道理?
这个女人改嫁之后生活富足过的很是自由自在,当时我们两家离得这么近,她是一回也没回过我们家,一点也没管过我们兄弟姐妹和奶奶。
一分钱没有给过,一顿饭也没送过,大家就可以想象这个女人是多么的无情。
如果说她当时改嫁是为了减轻我们家负担,那她日子过好了但凡是还想着回来照顾我们家一点,到现在我们也不会说不认她这个妈。
只顾自己,不顾儿女,这样的人还能称的上是妈?
虎毒还不食子呢,她比动物都不如。”
刘向红和李家的人张了张嘴,现在也不知道说什么了,总不能说李家是李家王家是王家,为什么要去照顾你们王家?
这样的话就显得李家不是人了。
王景明接着控诉刘向红的所作所为:
“后来我们家的日子随着大姐工资的提升逐渐好转起来,大家伙儿也知道最近我在报纸上发表了小说挣了些稿费,今天又找到了工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