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话结束。
方燃拾起座机话筒给市场部打去电话。
一分钟不到。
夏小雪推门进入总经理办公室。
反手关上门。
快步来到办公桌前拉开转椅入座。
“分开才多久,又想我啦?”
方燃笑着说。
“假公济私,趁着谈公事,又能看到我的宝贝了。”
“刚才曲处长给我打了个电话,告诉我海大食堂出了校园,弄了个临街店铺售卖套餐,完全是在抄作业。”
“曲处长很急,急得都上火了。”
“海大离财大远着了,但怕海大这样的举动,弄得周边其它高校纷纷效仿。”
“那财大的套餐和预制菜推广就难了。”
夏小雪不觉得奇怪。
餐饮门槛低。
高校食堂商业化具有天然优势。
出现可行易复制的模式。
当然会跟进。
只不过必然中有些偶然。
应该海大那边正好有空置的门面。
连装修都不用装修。
直接摆上餐台。
食堂做好套餐,一辆三轮车运到店铺就能售卖。
这是一种尝试。
否则。
一周多一点的时间。
以高校审慎以及行政效率。
不可能那么快模仿跟风。
连网站都没有,几乎都不能算是模仿跟风,海大食堂只是弄了一间高校快餐店。
再加上海大和财大相距较远。
对燃雪创联不存在直接影响,但起了个示范性的坏榜样,很容易让财大周边的高校食堂跟进。
“方总,这事你怎么看?”
方燃见夏小雪很淡定,没有直接给出解决方案,而是反问自己怎么看待这事。
说明并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
甚至还存在潜在商机。
毕竟。
想要模仿复制燃雪创联太难。
而且套餐配送只是一个小项目。
“海大我没去过,但门店基本是大同小异,就拿财大为例好了,如果在财大西门开一家食堂外卖店,吸引的是西门这边的消费者。”
“对于财大西门之外的消费者吸引力就不足了。”
“没多少人愿意绕那么大个圈子跑来购买套餐,这就是线下门店的劣势,覆盖范围有限。”
“要是海大学燃雪网组建配送团队,成本一下就上去了,如何管理运营也是极大难题。”
“可以预见,海大最多是依托现有的资源,尝到甜头之后,再在海大居民区较多的方向再开一些便民门店。”
“别说扩张,海大街对面开家店都不想干,外租的门店可是要钱的。”
“同理,财大周边的高校大概也就是这样的运营模式。”
“对财大食堂套餐和预制菜的扩张确实有些影响,而对燃雪创联未必是坏事。”
夏小雪听方燃这么一说。
显然是早有应对预案。
脑海中的预案必须变为正式方案。
以书面形式呈交财大相关领导。
只是尝了一个多星期甜头。
又对财大千禧年夜饭抱有厚望。
海大的跟风无疑是泼了一盆冷水。
化解财大的担忧很有必要。
从笔筒中抽出一支圆珠笔,又拾起便签,夏小雪笑着催促:“方总,说说你的应对之策。”
方燃起身,手指轻敲办公桌桌面,细细地理了理思路,开始讲述重点。
“餐饮无技术壁垒,容易被模仿,财大周边高校相继跟进,这是必然。”
“无论再怎么改进菜品、降低价格,冲入其它高校‘信任半径’竞争,都是非常不明智。”
“做生意,也不是非得斗个你死我活。”
“海大的校外快餐店应该存在偶然性,距离财大较远,产生不了实质影响。”
“可以暂时不用管它。”
“至于周边的几所高校食堂,模仿跟风至少得在二月中下旬,主要是一月中旬学生放寒假、二月初的春节。”
“避开销售低潮期,也为领导们开会研究留足充裕时间。”
“等到周边的高校陆续跟进,燃雪创联的充值卡应该升级为银行联名卡。”
“简化后的燃雪咖啡小店也要随之扩张。”
“合作共赢。”
“燃雪网可以帮这些高校食堂打广告,并且提供配送,配送团队依旧是本地下岗职工为主。”
负责记录的夏小雪在‘配送团队’、‘本地下岗职工为主’都打上圈。
财大不同于普通的公司。
更注重声誉。
燃雪创联帮其它高校食堂配送。
势必得多招聘本地下岗职工。
能够增加就业岗位。
功劳财大当然也有份。
只要支付广告费用以及每单的配送费。
其它高校就能解决线下门店覆盖范围小这一难题。
且依旧能有较高利润。
它们自然也乐意。
方燃走到夏小雪身旁,瞅了一眼便签上的记录,见到框出重点,暗叹不愧是天才学霸。
后面自己的意图。
这妞已经完全洞悉。
但该说的还是得说明。
“只要其它高校愿意跟燃雪创联合作,它们就是供货商,且锁死它们向外扩张的可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