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G俱乐部训练室的空调发出低频嗡鸣,阿光的马可波罗模型在全息沙盘中被红圈标记——他的经济占比从上周的35%暴跌至28%,而星轨的鬼谷子承伤占比突破65%,成为训练赛数据榜的榜首。
"这算什么?辅助比射手更像核心?"阿光摔了鼠标,黑色脏辫随着动作甩到肩上,"老子打了五年职业,现在要给新人当绿叶?"他的目光扫过星轨的训练日志,上面用荧光笔写着"鬼谷子闪现开团成功率92%",那是他从未达到过的数字。
星轨攥紧鼠标侧键,指节泛白:"阿光哥,我只是...想帮团队赢。"话未说完,阿光已经退出训练赛,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苏寒看着两人紧绷的背影,想起陆川笔记里的一句话:"当数据成为唯一标准,团队就会失去温度。"
沈清雪的战术笔在两人的数据曲线上画了个交叉点:"问题不在数据,而在定位。"她调出双核心轮换战术模型,马可波罗与鬼谷子的图标交替亮起,"星轨的开团能力是优势,阿光的收割能力是核心,为什么不能让他们在不同阶段担任核心?"
"我不需要辅助带飞。"阿光冷笑,"有本事让他当射手,我来打辅助。"沈清雪挑眉:"可以,明天的训练赛,你们交换位置。"星轨愣住,他从未正经练过射手,而阿光的鬼谷子操作停留在青铜水平。
交换位置的训练赛成为灾难。星轨的马可波罗一级团因走位僵硬被敌方裴擒虎单杀,复活后又因补刀失误漏了三波兵线;阿光的鬼谷子则像无头苍蝇,二技能多次空拉,甚至在河道团战中用大招吸住敌方防御塔,导致团队被反打团灭。沈清雪暂停比赛时,战术板上的红色错误标记密密麻麻:"星轨的马可波罗死亡率比平时高40%,阿光的鬼谷子开团成功率17%,这就是固执的代价。"
"他根本不懂射手的节奏!"阿光扯掉耳机线,"连一技能被动都打不出来,还谈什么核心?"星轨低头盯着键盘,食指在马可波罗的一技能按键上反复摩挲,那是他昨晚加练三百次的位置。苏寒突然起身,操控露娜同时进入上下两路兵线,全息沙盘里的身影在两个屏幕间无缝切换。
"看好了。"苏寒的声音冷静如冰,左手在键盘上敲出露娜的一技能标记上路兵线,右手同时操控英雄走进下路野区。当敌方镜试图反蓝时,他的露娜已经用二技能刷出护盾,借着月光标记瞬间回到上路,精准收下炮车兵。"职业选手的价值,"他摘下耳机,屏幕上显示着双路线权控制率89%,"不是看数据面板,而是看能为团队承担多少责任。"
星轨恍然大悟:"苏神是说,核心不是固定的位置,而是灵活的责任?"阿光盯着苏寒的KDA,露娜的伤害占比只有22%,但推塔数和野怪控制率均为全场最高。沈清雪点头:"苏寒用40%的经济承担了60%的兵线压力,这才是团队战术的本质——每个人都能在需要时成为支点。"
第二天的训练赛,星轨主动放弃河道之灵的争夺,在信号面板上打出"红BUFF给阿光"。阿光的马可波罗顺势拿下暴君,经济差从-500追至+300。当敌方五人围剿下路时,星轨的鬼谷子突然从河道草丛跳出,闪现拉中敌方射手和中单,阿光的大招如预判般覆盖,精准收下双杀。赛后数据显示,两人的经济差始终控制在300以内,技能衔接误差小于0.2秒。
"其实你的鬼谷子大招释放前摇,"阿光用脏辫蹭了蹭鼻尖,罕见地露出赧然,"比我的马可二技能还难预判。"星轨笑了,递上自己整理的《射手走位笔记》,里面贴着阿光历年比赛的走A轨迹解析:"阿光哥的三指拖屏节奏,才是真的学不来。"
沈清雪将双核心战术命名为"星芒计划",战术板上的马可波罗与鬼谷子图标被金色链条连接,旁边标注着:"经济差±300,承伤转化效率+27%,输出峰值错峰率60%"。她调出KPL历史数据,对比2019年QGhappy的"中核野核轮换"体系,手指在屏幕上划出进化曲线:"当年Fly能抗能打,现在你们能控能收,这就是战术的迭代。"
夏梦璃的综艺镜头捕捉到和解瞬间:阿光用马克笔在星轨的鼠标垫上画野区草探路线,星轨则趴在阿光肩头讲解鬼谷子的闪现开团肌肉记忆训练法。直播间弹幕从"队内讧"刷成"双C竟是我自己",有技术流粉丝制作出两人的操作热区对比图,发现阿光的攻击键位与星轨的控制键位形成完美互补。
最终检验在对阵AG超玩会的训练赛中展开。BP阶段,沈清雪故意露出"四保一"假象,实则在第三位锁下鬼谷子。阿光的马可波罗开局放线给星轨,自己则藏在野区吃蜥蜴,敌方打野镜果然中计,带着中单入侵蓝BUFF,却被星轨的鬼谷子拉进防御塔射程,阿光从河道杀出完成收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