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的夏天比我想象中还要炎热。加入"飞跃"杂技团的第一天,我就被这里的训练强度震惊了——每天八小时不间断训练,连喝口水的功夫都要掐着秒表。
"大陆来的?"教练陈哥用毛巾擦着汗,上下打量我,"听说你在河北很有名?"
"谈不上有名,"我活动着手腕,"就是混口饭吃。"
"少来这套。"他扔给我一瓶运动饮料,"团长特别交代要重点培养你,别给我丢脸。"
训练馆的空调嗡嗡作响,我却在吊环上汗如雨下。台湾的训练方式与大陆截然不同——更注重表演性和观众互动,技巧难度反而降低了些。午休时,几个本地演员围过来好奇地问东问西。
"你们大陆真的每天只吃馒头咸菜吗?"
"北京是不是到处都是雾霾?"
"听说你们上网要翻墙?"
我哭笑不得地一一解释,突然意识到两岸之间的信息差比海峡还宽。
晚上视频时,小柔看着我被磨破的手掌心疼得直皱眉:"要不要我给你寄药膏?台湾有种青草膏超好用的!"
"没事,老茧而已。"我对着镜头展示刚学会的闽南语,"李厚某?(你好吗)"
她笑得前仰后合:"发音超怪的啦!"
第一个周末,小柔如约来到高雄。我在车站等她时,发现她拖着一个巨大的行李箱。
"这是...要搬家?"我接过箱子,沉得差点闪了腰。
"给你的!"她兴奋地打开箱子——里面塞满了泡面、零食、调味料,甚至还有一个小电锅,"怕你吃不惯台湾口味嘛!"
我心头一暖。这些大陆食品在台湾并不常见,不知道她跑了多少家店才凑齐。
我们的小公寓离训练馆不远,虽然简陋但很温馨。小柔像只忙碌的小蜜蜂,不到半天就把房间布置得焕然一新——床头摆着我们的合照,墙上挂着她手绘的日程表,连冰箱贴都是特意从台北带来的。
"这样才有家的感觉嘛!"她满意地环顾四周。
晚上,她非要给我做"台湾家常菜"。厨房里乒乒乓乓响了半天,端出来的却是几道黑乎乎的"不明物体"。
"这是...红烧肉?"我小心翼翼地问。
"是卤肉饭啦!"她委屈巴巴地戳着那块碳化物,"明明照着妈妈教的步骤做的..."
我大笑着把她搂进怀里:"走,带你去吃地道的大陆菜!"
在高雄的"小北平"餐厅,老板听说我是河北人,特意送了一瓶衡水老白干。小柔尝了一口就呛得眼泪直流,却还逞强要再喝。
"你们大陆人酒量都这么好吗?"她红着脸问。
"也不是..."我给她盛了碗西红柿鸡蛋汤,"不过我们那儿有句话——感情深,一口闷。"
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然后突然站起来,举起酒杯:"那...为我们,一口闷!"
餐厅里的其他食客都笑着鼓掌。那一刻,我突然觉得,两岸之间的距离,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远。
周末结束送小柔去车站时,我们都有些依依不舍。月台上,她突然从包里掏出一个信封:"差点忘了,我爸给你的。"
我疑惑地拆开,里面是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林爸爸穿着国军制服站在金门哨所,背后是"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的标语。照片背面写着一行字:"当年的敌人,今天的家人。善待我女儿。"
"天啊..."我眼眶发热,"你爸他..."
"他嘴上不说,其实已经接受你了。"小柔踮脚亲了亲我的下巴,"对了,下个月我爸生日,你要不要..."
"当然要去!"我立刻说,"正好我们团下周开始排新节目,我可以请假。"
回到训练馆,我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新节目编排中。这是一个融合两岸元素的空中飞人表演——音乐选用《高山青》与《茉莉花》的混编版,服装则结合了京剧脸谱与原住民图腾。
"这个创意很大胆啊。"陈哥摸着下巴,"不过...政治味会不会太重了?"
"艺术不该有界限。"我指着设计图解释,"你看,台湾的云豹与华北的猛虎在空中相遇,象征着..."
"打住打住!"他笑着摆手,"你小子谈个恋爱,还谈出使命感来了?"
演出前一天,小柔带着她父母提前来到高雄。第一次正式见面,林爸爸依然板着脸,但至少没再刁难我。林妈妈则温柔地问我习不习惯台湾的生活。
"挺好的,就是..."我看了眼小柔,"想她的时候比较难熬。"
林妈妈掩嘴轻笑,林爸爸则冷哼一声:"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
演出当晚,高雄文化中心座无虚席。当灯光暗下,音乐响起,我在空中完成第一个翻转时,听到了小柔熟悉的尖叫声。
表演非常成功。谢幕时,我特意指向观众席中的小柔一家。没想到主持人突然说:"有请表演者的台湾家人上台!"
在全场掌声中,小柔拉着不情不愿的林爸爸上了台。主持人把话筒递给林爸爸:"林先生,您对女婿的表演有什么评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