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召开第二届《学生代表大会》、第十届《共青团员代表大会》各班都要选举学生代表、团员代表。
二班、三班的推选工作都进展的很顺利,其中二班柳美荷、陈之良、袁媛、常丽芳;三班的周少军班长、赵冬梅副班长、文体委员柳军生、学习委员吕汉华、团支部书记庄宁、路雨生同学等都榜上有名;团员的推选也都一次性通过,符合了学校对两会代表的先进性和代表性的要求。
二班有个别未达半数,通过再次选举,也都按时完成了任务。
一班的推选工作却出现了困难重重。
岑俪琳主持选举工作,关于候选人、是她个人去各组收集的名单,采取的不是在班委会开会时各小组上报名单的正常流程。
那么多名字写了满满一大黑板,选举结果只有宫祥笙、张义民、方菊华、邹庆弟几个人的票数较多,过了半数;另有苏志理、郝晓红的票数虽然居多、却都没有过半数。
最奇怪的是倪子祥居然连名字都没有出现,其他的候选人大多数都在10票以下,那么多的候选人把票数全部分散掉了,这样的提名和投票结果真是有点诡异。
会后、同学们议论纷纷“怎么没有倪子祥的提名,他不是威信很高吗,难道是表面现象”、“不能完全这么看吧,其中自有奥妙,一种微妙的奥妙”、“是不是有人出于妒忌和个人主义,特意不提他的名字?她不会愿意充当别人成功的踏脚石的”、“听说是倪子祥自己谦让了一下,后来就被‘遗忘’了,如果有提名,应该是可以获得通过的吧?”
反正说什么的都有,事实被搞得更加扑朔迷离。
团员代表的推选,是周其山主持、30多人参加会议,统计票数有周其山、王岚、帅小雅、张广田票数过半数,会议还算顺利。
倪子祥自己没有说什么,只是有2顿饭,没到饭堂来吃;由同桌的人帮他带回了宿舍。
可以想象到,他平日里很注意把舆论作为衡量标准的现实主义态度,是他自信的来源;这会,内心是有些很不舒服感觉的。
真是人心叵测,运动会的大明星,这才刚刚没过几天,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怪事?
年级的辅导员闻老师,经过了调换宿舍一事受挫之后,他现在采取的办法就是:“矛盾各班自己处理,代表人数不够的班级,重新选举,反正代表的选票数不过半数就不能通过”。
一班岑俪琳利用课间10分钟时间,声嘶力竭地要求同学们再进行一次投票:“同意苏志理的请举手”。
老苏同学是班里面年纪最大的“五老”之一,为人忠厚老实沉默寡言、很有老大哥的风范,这时教室里有几个人陆陆续续稀稀拉拉的举手了,过了一会、半数通过了。
岑俪琳再次要求:“同意郝晓红的现在开始请举手……哎,怎么搞得嘛、开始嘛,都把手举起来……反正浪费掉是大家的时间、赶快选完就算了;我再讲一遍”,这又是要求又是指责的,底下只有一片嗤嗤嗤笑的声音。
倪子祥作为党小组长,只得站出来出面解围:“来,大家还是认真一下、搞完算了……表个态吧”,他自己先举手表示同意,接着有几个人陆陆续续也举手表态、有几票反对、弃权的人很多只有10多票还是不过半数。
这是一个很难看的局面,岑俪琳极力主张郝晓红入选、但是遭到了不少同学的反对,作为班长很有点“跌面子”,尽管倪子祥站起来救场,好像也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底下有同学故意发牢骚“一意孤行必定身败名裂”,也不知道是在说谁。
霍书记因为脑血管供血不足、脊柱关节炎、前列腺炎数病齐发、又去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他才40岁不到,怎么就搞得如此“伤病缠身卧床不起”了?
闻老师在年级会议上,宣读了一封书记的来信:对于校运会本年级取得的成绩表示高兴和祝贺。
要求各班的体育委员将有关名次、学习委员将中医考试成绩给他寄过去;谈到年级工作要注意纪律、团结、学习等问题。
信中的语气和他的关心所在,无不表现出了他曾经有过的雄心勃勃离他越来越远、遥控指挥都不可能了、主观愿望与客观事实的差距、他的鞭长莫及又是何等的不甘心不情愿。
忆江南这怎么就觉得他现在是因为健康问题、要成为了一个边缘性的人物了,真是有点可悲;正如两个月以前,自己还要被迫接受的医疗鉴定一般,当时那就是一种人身受辱,好在自己挺过来了。
霍书记和忆江南都是从军队下地方工作的,那种部队作风中要求的堂堂正正担当责任、风风火火雷厉风行、令行禁止朝气向前、令与行、块与线、总的来说就是“方正”。
地方上要会学会做人低调做事温和圆滑、事不关己明哲保身学会变通、总的来说就是“圆通”。
“方”与“圆”的跨越,对于转业复退军人都要有的一个转变的过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