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霞虽然胆小,但她只是年纪小又不是傻,自然能看明白谁对她好。
不一会儿功夫她就从一开始的小心谨慎,到现在笑呵呵的跟在胡惠知身边,走到哪儿跟到哪儿。
胡惠知现在怀孕,别担心走路的时候不小心绊到她。
“晓霞先自己玩好不好?婶婶中午给你做好吃的,你要是困了就跟婶婶说,婶婶哄你睡觉。”
苏巧莲回到家里看到的就是干干净净,穿着一套合身衣服的王晓霞。
胡惠知给她做的衣服虽然也是放大版的,但多出来的布料她都给收到里面了,等到时长个子了再把收在里面的布料放出来,又能多穿两年。
这样的比一开始就做大两个码要好很多。
不然冬天的衣服做的太大了衣袖裤腿都很容易脏。
苏巧莲有些心酸,遇上这一对不靠谱的爹妈,这孩子这两年都没过过啥好日子。
她之前上班,整日早出晚归的,又不住在一起,其实能见到这孩子的时间并不多。
虽然心里内疚,但事情已经过去了,以后放在老宅她多照顾一下。
她也考虑到如果以后三儿子再婚的话,不知道这孩子在后妈手底下能不能过好。
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大不了就留在老宅他们老两口照顾着,老三两口子只管给生活费就行。
再加上他们自己有退休工资,也不会拖累到老四两口子。
上午王旭东下班的时候带了一大块五花肉回来,还有王旭阳一大早拎回来的两条大鱼,提亲的东西也算是准备齐全了。
上门提亲这事儿肯定得让媒人出面,王富春请了一天的假,和苏巧莲王旭平一起去了赵家。
现在结婚本就比较简单,只要两家没有意见,随时都可以领证结婚。
“有订好哪一天办婚事吗?酒席有不少东西需要准备呢。”
苏巧莲也在发愁,老四结婚大办,总不能到了老五就糊弄过去。
但是家里两个儿子赶在一年结婚,压力不可谓不大。
办酒席当天需要的东西就不是那么好准备的。
每个人每个月的粮食定量都是有数的,如果家里要办酒席这些粮食就得另外想办法。
肉类倒是可以让大儿子跟肉联厂的同事们借一些肉票,蔬菜类的倒是不用太担心,蔬菜票不像肉票那么紧缺,而且还可以去乡下跟人换一些。
就是粮食稍微困难一点,但是往常家里吃的粮食也不仅仅靠着每个月的供应。
王旭阳在运输队,每次出去都能跟人换到不少好东西。
认识的人多且杂,每到农村收货的时候他都能跟人换到不少粮食。
只是这粮食自己家吃就算了,给小儿子办婚宴总不好用这粮食。
所以苏巧莲晚上等王旭阳下班回来后问道:“老四,现在还能不能换到粮食?老五结婚最少也得好几十斤上百斤的粮食才够。
家里办喜事总不能让亲戚朋友们来一趟还吃不好,吃不饱。
要是这样的话还不如不办呢,让人看着也不好看。”
王旭阳以前都是托人去乡下换的粮食。
他手里面不缺票,而乡下有的家里人口多,分到的粮食也多,上百斤可能有点困难,但一家换到几十斤还是可以的。
城市户口一个月才三十斤的粮食,在副食品稀缺的年代,想要吃饱也着实困难。
所以他每年都会给家里多换几百上千斤的粮食,最起码能吃饱。
但是今年他没有再去乡下换粮食了,因为他空间里种植了很多,隔一段时间就能收获一批,现在空间里的粮食够全家吃好几年的。
“能换到,要多少?我提前去说。”
他还是像以前说是跟别人换的,只不过这次不用票,用钱就行。
一般黑市的粮食价格要比粮店里面贵出不少。
但现在也不算是特别缺粮食的时候,虽然会贵一点但不会很夸张。
一百斤的粮食最多只需要二三十块钱,王家完全能负担得起。
“妈,打算哪天办喜宴?需要鸡鸭鱼肉啥的我也提前跟人说。
这一次老五提亲让大哥跟人换了不少票,过段时间再去换的话也不太好,还是直接找黑市的人买吧。”
苏巧莲一想确实是这么回事。
“行,你先问问看,要是能h买到更好,买不到咱们再想其他办法。
二十斤鱼,十斤肉,三只鸡,有这几样荤菜就可以了。
到时咱自己家再发点豆芽,买点豆腐,蔬菜啥的不用愁。”
王旭阳心里盘算一番,这么多肉大概能换到多少钱。
现在市面上的鱼肉大概在四毛多,他收五毛一斤没问题吧?那二十斤的鱼肉就是十块钱。
猪肉价格倒是一直很稳定,他只收一块五,已经是非常合理的价格了,十五块钱。
公鸡市场上大概三块五一只,他收五块没毛病。
这么算下来,这次酒席光是买肉就得花下去大几十块钱了。
胡惠知之前从来没有细算这些,听到肉类的价格,她只觉得心里突突的,吃的都是钱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