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司令在卓木碉大会上反对南下,他们竟然指责我没有事先向他们报告。” 他的声音微微颤抖,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张先阳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不甘,那眼神仿佛燃烧着火焰,想要将这不公的一切都焚烧殆尽。他的眉头紧紧皱在一起,额头上的青筋也因为愤怒而凸起,仿佛在诉说着他内心的不满。
“黄秘书长和于军长全副武装,气势汹汹地逼着司令让出位置。” 张先阳继续说道,情绪愈发激动,他的脸上满是愤怒的神情,眼神中闪烁着怒火,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剑拔弩张的时刻。“我当时就站在总司令前面,绝对不能让他们靠近总司令。”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在重现当时的情景,那光芒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照亮了他心中的信念。“我是总司令的警卫排长,保护总司令是我的职责!” 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在空中回荡,那声音充满了力量和决心,仿佛在向全世界宣告他的忠诚与担当。
“结果呢?”肖英急切地问道,她原本就白皙的脸颊此刻因紧张泛起了红晕,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她的心跳也随着张先阳的讲述如同擂鼓一般加快,每一下跳动都仿佛要冲破胸膛。她的心中像是被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着,满是担忧,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可能出现的糟糕场景。
“结果他们撤了我的总司令部警卫排长职务。”张先阳苦笑着说,那笑容比哭还难看,嘴角微微上扬,却透着无尽的苦涩。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落寞,仿佛在回忆着曾经担任警卫排长时的点点滴滴。“说要我去总经部保管物资,所以我就往回走了。”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自嘲,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仿佛对这样的处罚感到无奈又可笑。
“总司令怎么样?” 康大姐也急忙走上前,她的脚步急促而慌乱,仿佛晚一步就会错过重要的消息。她的眼神中满是关切,总司令的安危就像一根无形的线,紧紧地牵动着她的心。她的眉头紧皱,额头上的皱纹都似乎更深了几分。
“他们不敢为难总司令。” 张先阳回答道,他的声音沉稳而坚定,仿佛在给众人吃下定心丸。“总司令在军中威望极高,他们还不敢公然对总司令下手。不过,他们就拿我们这些下面的人出气。”他说着,握紧了拳头,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为那些无辜受到牵连的下属感到不平。
肖英听了,长舒了一口气,手也慢慢松开了衣角,但眼神中依然带着一丝忧虑。她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未来还不知道会有怎样的风波。康大姐也缓缓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欣慰,但同时也隐隐担忧着未来的局势。“总司令暂时安全。”他的话语虽简短,却饱含着对总司令安危的关切。听到总司令暂时无恙的消息,肖英和康大姐原本紧锁的眉头微微舒展,像是长久笼罩在心头的阴霾被一阵清风吹散了些许。她们不约而同地长舒了一口气,那紧绷的神经也随之放松了一些。肖英轻轻地拍了拍胸口,仿佛是在安抚自己那颗慌乱的心;康大姐则闭上眼睛,默默祈祷着总司令能够一直平安无事。
可是,她们的心中依然沉甸甸的,仿佛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让她们有些喘不过气来。总司令反对南下,这绝不是一时的冲动之举,其中必然有着更深层次的考量。在这风云变幻的革命局势中,每一个决策都关系到无数人的生死存亡,关系到革命的成败。而如今,仅仅因为意见不合,就引发了内部的冲突,这让她们怎能不担忧呢?她们仿佛看到了革命的道路上布满了荆棘,前方的迷雾越来越浓,让人看不清方向。
“总司令为什么反对南下呢?”肖英终于忍不住问道,她的声音中充满了疑惑和急切。她那双明亮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张先阳,仿佛要从他那里得到解开谜团的钥匙。她的心中像是有无数只小虫子在爬,痒痒的,却又抓不到。她渴望知道司令的想法,渴望为这场纷争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
张先阳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坚定。他缓缓地开口解释道:“总司令一直认为,北上才是正确的方向。你们想想看,北方地区敌人力量相对薄弱,就像是一座看似坚固却有很多漏洞的堡垒。那里的敌人分布比较分散,防御也不像南方那样严密,我们可以更容易地突破他们的防线。而且,北方的群众基础也较好,老百姓们深受压迫,对我们红军有着天然的好感和信任。”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再者,北上可以与其他红军部队会合。你看,我们就像是一颗颗散落的星星,虽然各自闪耀着光芒,但力量分散有限。而其他红军部队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能够汇合在一起,那就如同星星汇聚成了银河,光芒将照亮整个天空。我们的力量会得到极大的发展,能够更好地对抗敌人。”他微微皱着眉头,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与惋惜,缓缓说道:“可是,有些人却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就像那被蝇头小利迷了眼的鸟儿,盲目地坚持南下。他们看不到总司令描绘的那幅宏大蓝图,看不到南下潜藏的重重危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