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们如饥似渴地按照他的指引,犹如挖掘宝藏般寻觅着野菜,心中暗自思忖:总司令对野菜如此谙熟,想必他定然饱尝过这些野菜的滋味。为了人民的解放大业,他和红军战士们并肩战斗,历经了千辛万苦…… 念及此处,一位女战士情不自禁地凝视着总司令,仿若看到了一座巍峨的山岳,他那略显苍老的面容却如钢铁般坚毅,那青筋暴起、正奋力拉扯野菜的双手,恰似钢铁铸就,她的心潮犹如汹涌澎湃的海浪,久久难以平复。
总司令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探险家,一面仔细地寻觅着野菜,一面给周围的同志们剖析着当前国内形势的风云变幻,教导每一个党员应当如何直面困难,经受住生活的严酷考验。他的话语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大家前行的道路:“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就必定能够穿越茫茫草地,抵达陕北;就必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击溃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夺取革命的最终胜利。”聆听着总司令的谆谆教诲,大家顿感浑身充满了力量,连饥饿感也如潮水般退去,拔起野菜来更是身轻如燕。
草地上的野菜犹如凤毛麟角,寻寻觅觅了个把钟头,每个人也才收获到一小把。大家将野菜洗净,送往炊事班。临时伙房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草地上,几口行军锅整齐地排列成“一”字形,蓝色的火苗犹如灵动的舌头,舔舐着锅底,锅内热气腾腾,犹如云雾缭绕。一块块巴掌大的牛骨头,在沸腾的水中上下翻滚,仿佛在欢快地舞蹈。
一阵微风拂过,香喷喷的牛肉气味如同一股清泉,直钻人们的鼻孔。大家欢声笑语,赞不绝口,纷纷称赞今天的晚餐犹如一场丰盛的“盛宴”。开饭了,就餐的人们或蹲、或坐、或站,好不热闹。草地宛如一个宽敞而美妙的露天餐厅。一位战士盛了一碗野菜,坐下来后,一眼便瞧见总司令也端着一碗野菜,正有滋有味地吃着哩。他边吃边向身旁的战士们夸赞野菜的味道:“这野菜,虽然略带苦涩,可在这艰难的时刻,它就是我们的稀世珍宝啊!”
战士们见首长与自己一同品尝野菜,且如此和蔼可亲,丝毫没有拘束之感,都争先恐后地与总司令攀谈起来。一个年轻的警卫员端着一个大碗,快步走向总司令,那碗里盛着的是一碗稀稀拉拉的米粥,仿佛能照出人影。总司令定睛一看,眉头微皱,疑惑地问道:“这是从哪里来的?”
警卫员恭恭敬敬地回答道:“先头部队送牦牛来时,顺便捎来的。李政委特意交待,说您年纪大了,又那么操劳,这一点点大米,给您熬粥喝。”总司令和颜悦色地说:“把这粥给病号送去吧。我吃这牛骨头煮的野菜,营养丰富得很呢。”说罢,夹起一把野菜,如品尝山珍海味般送进嘴里。他吃得津津有味,仿佛那是世间最美味的食物,丝毫看不出有任何难以下咽的神情。说实在的,牛骨头炖野菜,闻起来香气扑鼻,犹如诱人的美食,可一吃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就说那野葱吧,香气和家葱一般无二,味道却像那刚刚成熟的李子,苦涩得让人难以忍受。
警卫员深知总司令是个言出必行的人,尽管心中有些不舍,也只好端着那碗稀粥,如捧着一颗珍贵的宝石般,小心翼翼地向病号那边走去。病号中有个是党校二连连长,他发着高烧,已经两天没有进食了,仿佛风中残烛般脆弱。但他宁愿自己多承受一些苦难,也不愿去触碰那碗敬爱的首长的稀粥。
其他几个病号也和他一样,对这碗稀粥显得有些犹豫不决。警卫员见状,心中不禁犯起了嘀咕,但也无可奈何,只得将稀粥又端了回去。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总司令竟然又让警卫员把稀粥送过来。警卫员顿时感到十分困惑,他实在不明白总司令这样做的用意究竟是什么。
就这样,稀粥在警卫员的手中被来回传递,仿佛变成了一个烫手的山芋,让人不知如何是好。眼看着稀粥都快要凉透了,大家都开始着急起来。
就在这时,有人提议说肖英和总司令比较熟悉,或许可以让她去劝说一下总司令。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于是肖英便被众人推到了前面。
肖英没有丝毫犹豫,她快步走到总司令跟前,面带微笑地说道:“总司令,我觉得这碗稀粥还是应该由您来吃。您看,从职务上来说,您是我们的首长,理应得到更好的照顾;再从年纪上讲,您比我们都要大,更需要补充营养;还有,您的身体状况也不如我们这些年轻人,所以这碗稀粥对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肖英一边说着,一边还掰着手指头,把自己想好的这些理由像竹筒倒豆子一样,一股脑儿地全都说了出来。
总司令听后,呵呵地笑了起来,他踱步至人群中央,用那平稳而清晰的语调说道:“同志们,稀粥还是应该让病号们吃,他们身体有病啊!” 总司令说罢,目光如慈父般望向大家。众人激动得如鲠在喉,不知该说些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