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王老汉回到家正心烦,家里的老婆子也挺纳闷。往常都是下午回来,好一点的时候中午回来。今天这买卖挺好,天刚亮,卖完豆腐回来了。
可老婆子的一看,自己这当家人脸色不好。黑中带红,红中带紫,这紫中还泛点儿绿气儿。回来以后一言不发,坐在中堂抽闷烟。
老婆子上前问:当家的,这是怎么了?卖豆腐的钱呢?
王老汉抽完一袋烟,也算是稳定了心神。用烟袋锅子指了指院里的豆腐车子,道:老婆子你自己看去吧,我今天碰上邪乎事了,这能回来算是捡了条命……
这老婆子一听“啊”了一声,三两步就到了自家院中。以前这个豆腐并不一定都是用钱买,也能用黄豆换。所以推豆腐的土车子上前边是个大挎包,这老婆子打开挎包一看,嚯!一个豆子没有,里边儿全是些麻纸钱。
那个年代的农村老婆子哪有不迷信的?迷信归迷信,但是她不怕!为啥呢?家里一般都供着三宅六神,这些都属于民间信仰非佛非道。但是这两大组织的人员也全都有,大门口供门神,影背墙上也有个神龛,一般供的是观世音,家里的灶台上供的就是灶王爷,家中正堂供的就厉害了,四四方方不大的一块纸,上面印着许多小人,最上面有四个大字“十界主宰”。
你要问她这十界主宰都是谁?她也答不上来,但是老天爷肯定算是一界主宰。
其实有懂行的,也知道这属于三教合一,是汉民独有的信仰。汉族的信仰很复杂,什么都信,又什么都不信。最信的还是自己,叫“人定胜天”!
这老婆子看着一兜子纸钱,正暗叫晦气倒霉的时候,耳中就听着大门口有人喊:家里有人不?能不能泡碗热水喝?
这老婆子心想,这要饭的倒是挺勤快。转身扭头一看,自家大门口站着一老一少。
那会儿的人穷但是也都心善,家里就算是剩半拉窝头,碰上要饭的也能分半块。更何况这老婆子还信点什么?把这爷俩就让到家里去了。
书要简言,这爷俩说是讨碗水,其实就是讨饭。这老两口子也是心知肚明,这老婆子早晨起来刚熬了一锅棒子面糊糊,算是便宜这爷俩了。
喝了人家一锅棒子面粥,吃了人家几个窝窝头,这爷俩算是护住胸口了。
吃饱了喝足了,大明白还蹭了王老汉一袋烟。看着王老汉欲言又止的模样,大明白仙气儿十足的道:老哥哥啥话都不用说,我都知道,事儿你该怎么办怎么办,我保你平安无事,弄好了,以后也不用起早贪黑的磨豆腐了。
这王老汉和老婆子也算是有见识的,看这大明白虽然穿的邋里邋遢,但是这小徒弟一看就不是一般人。这也就是天明看见了,这要是晚上碰见,别说是人,鬼看见都得吓一跳,那真叫一个“天生异象”。
丑的都没边儿了,而且还贼能吃,一个看着像是五六七八岁的小孩,一口气吃了五个窝窝头,这老两口子都害怕这孩子撑着。
吃饱了,喝足了,聊了一会儿天儿后,这爷俩又在人家的西屋睡了个回笼觉。
这一觉睡到晌午才醒,而且这王老汉老两口子还给这爷俩包了一顿饺子。在那个年代,这也算是最高的待遇了。
俗话说的好,吃了人的嘴短。吃完晌午饭,这老两口子又开始洗豆子泡豆子,泡好了晚上好磨豆浆做豆腐。
“那个呃……我的小啊!这饺子好吃不”?
应无劫回道:好七(好吃)。
“好吃是好吃,可咱们不能白吃啊!真要是白吃了,咱爷们儿不就真成了要饭的”!
“老不死的你说的对,咱们不是要饭!咱们是讨饭的……”
小应无劫话没说完,大明白就脱了鞋。小应无劫一看事儿不好,撒腿就跑到了院中去帮忙。
“老婶子,我跟你说个新鲜事啊”!
王家老婆子一辈子无所出,是个喜欢孩子的。就算是应无劫长得丑得出奇,但王家老婆子看着也喜欢。
“你这个岁数能知道什么新鲜事”?干活也不妨碍逗孩子玩,老婆子也是个心善的。
“系这么个事,今天我跟老……老头起冒了(就是起早了。再说也不是他们爷俩起早了,那是饿的扛不住),五更天赶路,离你们这个村还有三里五里的时候, 在路北边儿看到了一片坟圈子。”
“老婶子,你说稀奇不?那坟头上上供的不是瓜果,而是一块一块的嫩白的豆腐……”
这老两口子对个眼儿,一听这丑小子这么说就知道这是“大仙”来查话来了。什么叫“查话”,说白了就是扫听,扫听扫听坟圈子的家族,在看这事怎么处理?
这老两口子把豆子泡好,这才带着应无劫回了屋。王老汉点上带烟,这才开了口:那片坟圈子叫金家坟,我们也都叫它玉和坟。话说起来也有了年纪了,我爷爷小的时候这大王庄叫玉和寨。这寨主就叫金玉和,那是有名的大善人,更是有名的大土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