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军按照指令,将堆积如山的粮食辎重沿着河岸壕堑一路摆开。曹操本人率领少数亲卫和谋士藏身于一处不高不低的山阜之后。他们能清楚地看见黄河北岸,漫天的煞气正搅动着黄河水,朝着南岸汹涌而来。
“吼!”前军发出了惊慌的叫喊。文丑的先锋部队如同黑色潮水般涌来,在看到遍地的粮草辎重和远处寥寥无几的“后军”后,他们强烈的“夺取之意”与自身积累的“煞气”瞬间达到顶点。兵家纪律被贪婪冲垮,原本尚有章法的队列瞬间瓦解,化作无数奔腾的兽影,争先恐后扑向粮食。
混乱爆发。军士们互相践踏,煞气非但没有助益,反而因“意”的失控而紊乱、内耗。整支部队弥漫着一股强烈的混乱与失序的“气”。
曹操藏身阜上,眼中闪烁着寒光。此刻,整个战场仿佛成为他意志的延伸。“时机已到!”他猛然挥手。早已在阜下蓄势待发的精锐武将们,如饿虎般猛扑而下。张辽、徐晃身披铠甲,他们虽然只是初入显圣境界,距离颜良文丑等老牌名将(显圣小成)尚有差距,但此刻面对的是一支混乱失“意”的溃兵,又是受了曹操严厉的“军令之意”驱使,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文丑见状大骇。他本以为轻松得手,没想到陷入陷阱。更要命的是,他引以为傲的煞气,在这种群龙无首、意念杂乱的局势下变得难以掌控,甚至反噬着自身气血。他奋力想整合部队,然而数万混乱的兵卒,他们的“意”已经被贪婪和恐惧扭曲,不再听从指挥。
张辽、徐晃双双杀到,齐声厉喝,他们的战意凝练,如同两柄出鞘的利刃。“文丑休走!”
文丑心中本已烦躁,再被两大名将追击,体内混乱的煞气催动他本能地想拉开距离,而非迎战。他本应全力施展“北地枪法”或“袁氏秘传”,以显圣小成的境界碾压这两名初入者,但心意不稳,连带着手中那柄铁枪也失了几分平日的锐意。仓促中,他搭弓射箭,矢锋裹挟着紊乱的煞气,试图击落追兵。
张辽躲闪及时,但箭矢掠过,锋锐的“气”意仍削断了他的盔缨。下一箭则命中战马,那战马瞬间悲鸣,浑身气血紊乱,直接倒地。张辽被迫滚落。文丑趁机回马欲击杀。徐晃则挥舞沉重的大斧迎上,他的兵器携带的力量浑厚朴实,如同山岳,虽境界略低,但在曹操这支军队列的加成下,仍堪堪拦住了文丑。
正当二人鏖战之际,文丑身后的乱兵涌来,徐晃自觉难以同时应付,只得拨马而退。文丑得以喘息,心中烦恶难消,径自催马沿河追赶,似乎唯有通过杀戮,才能平复体内紊乱的煞气。
追出不远,猛然一股无比凛冽,如同出鞘绝世神兵般的“意”锁定了文丑。那不是张辽徐晃那种纯粹的兵家战意,而是一种至高至正,带着沉重承诺与无畏坚守的强大意念。
数骑冲破混乱的败兵,当先一人,面如重枣,美髯飘拂,胯下赤兔马风驰电掣,手中那柄青龙偃月刀寒光湛然,仿佛有龙影盘旋,并非实形,而是刀身蕴含的强大刀“意”与多年来饮血累积的庞大“煞气”所显化的灵性。他就是关羽,一位武道已至显圣大成,且以“义绝”之意驾驭刀锋的绝世武圣。
关羽那带着压迫感的“义绝之意”咆哮而出:“贼将休走!”这声音如同暮鼓晨钟,刹那间压过了战场的喧嚣,甚至暂时驱散了周围纠缠的怨煞,令附近的兵卒心脏紧缩,手脚冰凉。文丑被这突如其来的意念冲击,心中刚刚平复些许的煞气再度紊乱,一股难言的“怯意”瞬间攀上心头,削弱了他作为绝顶武将的自信。
两骑交错,战不满三合。
青龙偃月刀划出道森冷的弧线,并非多么花哨的招式,却是刀之极致,意之圆满的体现。它卷带着关羽无匹的显圣大成之力,“义绝之意”使得刀刃锋利无匹,自带一种无法匹敌的威势,多年来与关羽并肩浴血积累的煞气,此时更是在主人的“义绝之意”约束下爆发出了最纯粹的破坏力。文丑手中铁枪仓促招架,却感觉对方的力量仿佛蕴含万钧之势,且刀势所指,压迫的并非只有身体,更是直指心神深处的“意”!他的显圣小成之境,在这种跨越大阶的境界差距和绝对的“意”之碾压面前,显得脆弱不堪。心神上的怯意加剧了体内煞气的反噬,发力顿滞,手中铁枪被一刀震开。
生死关头,文丑再无战意,本能地拨马想走,却忘了胯下的黄鬃马怎及得上日行千里的赤兔宝马。赤兔马驮着关羽的“忠义之意”,其本身的灵性仿佛也感应到了主人此刻内心的急迫,速度再度飙升。关羽几乎是瞬息间追上文丑,手中青龙刀挟带着恐怖的意念和力量,干脆利落地劈向文丑颈后。
没有多余的挣扎,仅仅是血肉被强大切割的沉闷声响。文丑这位河北名将,身负显圣小成武道修为,就在关羽那裹挟着至高之义的刀下,轻易人头落地,栽下马来。他的煞气与生命在瞬间消散,为这片本就充满怨煞的土地,再添一笔浓重的负能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