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爷说得如此直接,林枫还能说什么?
"好吧,一大爷,给我两天时间,我试试看。"林枫答应。
1962年底,大院里的每家每户都吃上了猪肉。
这些猪肉一直吃到1963年春节。
葆枫和乔抵柱一起举行了婚礼。
婚礼非常热闹。
他们在大院里摆了十桌酒席,邻居们都来了。
还有工厂的领导、宣传科主任,以及林枫和于嗨糖的同事。
傻柱和刘丽的媒人王医生,还有于嗨糖的父母及亲戚也被请来。
三大爷阎埠贵怎会错过这样的机会?
他将所有的儿女都召集过来,仅他们这一大家子就能围满一桌。
刘海中的二儿子一家也全部到场,连平时难得一见的大儿子也带着他的伴侣一同前来。
聋老太太更是精神焕发。
林枫和于嗨糖的婚房设在老太太房间旁边的小隔间,方便婚后两人共同照料老人。
虽然林枫现在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几处四合院,但他一直在等待时机。
接下来的十年,机遇与枫险并存,许多人会因此倾家荡产,而林枫则可以借此机会购入多处房产。
婚后,夫妻二人一同工作。
于嗨糖性格开朗、手脚麻利,对老人的照顾无微不至,深受整个大院居民的喜爱。
傻柱和他的妻子刘丽更是形影不离,结婚刚过一个月,感情依旧如胶似漆。
自从傻柱结婚后,秦寡妇家的饭桌上就再也看不到傻柱的饭盒了。
现在的傻柱心中只有他的妻子刘丽和妹妹。
刘丽与于嗨糖一样,都是贤惠持家的好媳妇。
婚后,两位新人很快融入了大院生活,得到了众人的认可。
然而,许大茂却是个例外。
作为大院里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竟然是唯一没有自行车的人。
就连二大爷都狠下心花五百一十八元买了林枫的二手“大永久”
。
年前年后,许大茂因身体抱恙,一直没顾上买自行车。
“你们是不是觉得我许大茂买不起自行车?呸!”
“明天我就让你们看看,我要买一辆我们整个大院最贵最好的自行车!”
第二天,许大茂真的带回了一辆永久十一型自行车,花费了六百五十八元。
这辆车停在大院里,引来了众人的围观。
“行啊,大茂,真买回来了?”
三大爷笑着说道。
“那是,你们家家户户都有自行车,我许大茂能缺吗?”
许大茂扬着嘴角,一脸傲气。
二大爷对此颇为不满。
许大茂买了辆永久牌自行车后,发现整个后院里他的车显得特别不起眼。
林枫家里有辆全新的凤凰牌自行车,而他买的二手永久车,立刻显得不够档次。
林枫只是笑笑,没有说话。
没过一个月,自行车价格大幅下降,先是降到三百二十八,接着又跌到了一百五十八。
这让许大茂懊恼不已,早知道他会后悔当初多花了五百块钱。
三大爷阎埠贵比许大茂还要后悔,他佩服林枫的眼光。
林枫第一次买自行车时只花了一百五十八,之后把车卖给傻柱,又以五百八的价格卖给了二大爷刘海中。
如今,林枫依然骑着新车,而他的车是参加广播员比赛获奖得来的。
阎埠贵一向擅长精打细算,这次却彻底认输了。
"这叫做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才会穷。"三大妈总结道。
1963年,林枫一直从事广播员工作,同时也兼职卖猪肉、西瓜、绿豆和鸡蛋。
他的客户涵盖了轧钢厂、国棉厂、二七厂等大型国企,以及各个车间的普通工人。
轧钢厂里,除了傻柱外,林枫又有了两位工人代表——刘光天和阎解成,他们成为林枫与工人之间的重要纽带。
无论是工业券、自行车票还是其他票证,林枫总能帮他们弄到。
工人们都知道,跟林枫做生意最公平。
这一年,自行车价格经历了过山车般的波动,从六百五十元降到一百五十八,半钢手表也从一百八降到六十。
猪肉价格降至八毛一斤,鸡蛋价格略有浮动,生鸡蛋五分一个或六毛一斤,散酒一毛买二两,一毛五买一瓶。
生猪蹄一个能卖到七分至八分钱。
粮票在市场上卖三块钱一斤,全国粮票更是涨到了四块钱一斤。
在计划经济时期,物资依然匮乏,但相比1962年已有所好转。
街头巷尾常见行人骑自行车经过。
京城的五月,已是春意盎然。
林枫特意为于嗨糖种下的嗨糖树终于绽放。
花朵娇艳繁茂,挂满枝头,微枫拂过,香气弥漫庭院。
于嗨糖怀孕了。
她的神态少了些少女的清新,添了几分成熟的丰韵。
这消息让茸老太太欣喜不已。
她即将成为太奶奶。
自己的孙子真是有出息。
这一年,还有傻柱的妻子刘丽和阎解成的妻子于莉也怀孕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