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市府大楼第七会议室。空气凝滞得如同灌满了铅。巨大的环形会议桌中央摆着一盆绿得发假的富贵竹,在惨白的顶灯下投下僵硬的影子。长桌两侧泾渭分明。左侧,穿着深色行政夹克、面容沉肃的听证委员们如同庙里的泥塑,目光低垂,指尖无意识地敲打着面前厚重的卷宗。右侧,孙志国端坐如钟,深灰色羊绒西装熨帖得没有一丝褶皱,面前只放着一杯清茶,袅袅热气在冰冷的空气里显得格外单薄。他微微垂着眼睑,目光落在桌面上,仿佛在数着木纹的走向,平静得令人心悸。
媒体区长枪短炮林立,镜头如同无数只冰冷的眼睛,聚焦在长桌尽头那个孤零零的身影上。
林小山。
他坐在一张特制的、带有软垫靠背的硬木椅子上,左臂依旧被精密的钛合金支架固定在胸前,脸色苍白如纸,嘴唇因失血和剧痛而干裂起皮,眼底布满了蛛网般的血丝。每一次细微的呼吸都牵扯着胸腔深处沉闷的哨音,每一次心跳都震动着肩胛骨深处那颗冰冷坚硬的异物。但那双眼睛,那双曾经带着怯懦和愤怒的眼睛,此刻却如同两口深不见底的寒潭,平静得可怕,倒映着满室的肃杀和对面孙志国那张古井无波的脸。
“林小山,”主位上的听证委员长,一个头发花白、法令纹深刻的老者,声音平板地打破了沉寂,“关于你实名举报滨江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孙志国同志,在泽邦集团案件及后续调查中涉嫌滥用职权、包庇犯罪、非法拘禁、甚至谋害你父亲林富民、非法拘禁你弟弟林小川等多项严重指控……请你就指控内容,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链。”
声音在空旷的会议室里回荡,带着冰冷的回音。
所有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林小山身上。空气仿佛被抽干。
孙志国终于缓缓抬起眼皮。那目光平静无波,如同两口深不见底的古井,精准地落在林小山脸上,带着一种审视物品般的漠然,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如同看跳梁小丑般的悲悯。
林小山完好的右手,缓缓从桌下抬起。动作因剧痛而略显滞涩,却异常沉稳。他手中没有文件袋,没有U盘,只有一个……巴掌大小、用洗得发白、边缘磨损的粗麻布包裹着的、方方正正的硬物。
麻布很旧,带着一种陈年谷物和汗渍混合的、属于田间地头的朴素气息。与这间冰冷肃杀的听证会现场格格不入。
他极其缓慢地、一层层解开麻布上系着的、同样褪色的布绳。动作专注,如同在进行某种古老的仪式。粗糙的麻布被一层层剥开,露出里面一本……边缘卷曲、纸张泛黄、封面被暗褐色污渍浸透大半的……老式牛皮纸账册!
账册封面上没有任何文字,只有几个用毛笔写就、墨迹早已被岁月和污渍晕染得模糊不清的数字,依稀可辨——“0451”。
一股极其微弱的、如同陈旧纸张和铁锈混合的、若有若无的血腥气,随着账册的暴露,悄然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证据一,”林小山的声音嘶哑干涩,如同砂纸摩擦,却清晰地穿透了死寂,“滨江国家战略储备粮库,0451号仓原始入库凭证账册副本。由我父亲林富民,原0451号仓会计,于2008年粮库‘意外’大火前,秘密誊抄藏匿。”
他完好的右手翻开账册。内页纸张脆黄,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楷,记录着粮种、数量、入库日期、质检员签名……笔迹工整清晰,带着一种属于老会计特有的、一丝不苟的刻板。
“账册第37页至42页,”林小山的声音没有任何起伏,如同在宣读一份与自己无关的报告,“记录2007年9月至12月,由省粮库调拨入0451号仓的东北优质粳米,总计一万八千六百吨。质检员签名:孙志国。”
孙志国?!
现场瞬间响起一片压抑的吸气声!镜头疯狂闪烁!
孙志国的眼皮极其轻微地跳动了一下,随即恢复平静。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动作从容依旧。
“而这份,”林小山完好的右手从旁边拿起一张被塑封保护起来的、边缘烧焦的残破纸张——正是那张在0451仓泥浆里挖出的账单!“滨江市国土局存档的土地变更批文附件。清晰显示,2008年3月,0451号仓地块,以‘一元人民币’象征性价格,变更用途并转让给‘港岛丰泰离岸信托’。批文签发人签字:孙志国。”
他将残页举起,塑封表面在灯光下反射着冰冷的光。残页下方,林富民那力透纸背、带着决绝意味的签名,如同烧红的烙铁,灼烧着每个人的视线!
“同一时期,”林小山的声音陡然转冷,如同冰锥凿击,“0451号仓发生‘意外’大火,原始凭证尽毁。一万八千六百吨国储粮……不翼而飞。”他完好的右手食指,重重地点在账册和残页上两个相同的名字上,“质检员孙志国。批文签发人孙志国。粮……去了哪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