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军抽着烟,烟雾缭绕中,眼神闪烁。联想是大品牌,服务网点多,这是事实。但星辰的配置和价格,还有那“战神板”的口碑…确实让他心动。更重要的是,联想的这份“提醒函”,透着股居高临下的威胁意味,让他非常不舒服。
“妈的…”张建军把烟头狠狠摁灭在烟灰缸里,“老子花钱买机器,还得看人脸色?小陈,订票!明天跟我出去一趟,星辰那个拆机大会,咱也去瞧瞧!要是真像他们说的那么硬…去他娘的排他协议!”
____________
京城,启明星辰旗舰店。巨大的落地玻璃墙被擦得锃亮,店内宽敞明亮,深空灰色的主机在射灯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与往常不同,店中央被清空,搭起了一个临时展台。展台上,两台主机并排而立:一台是联想的当家中端主力机型“天禧668”,另一台则是星辰的顶流“深空Pro Max”。
展台前方,架设着数台专业摄像机,镜头对准了机器。
上午十点整。主持人并非专业司仪,而是启明技术部一位以严谨耿直着称的技术大牛——王工。他穿着星辰的深灰色工服,表情严肃,没有任何花哨的开场白,直接拿起工具。
“各位网友,各位消费者,大家好。我是启明科技的王磊。今天这场现场拆机,没有剧本,没有表演,只有最真实的拆解和对比。目的只有一个:用事实说话,看看在同样的价格区间内,不同品牌的产品,其内部做工、用料和设计理念,究竟有何差异。”
话音刚落,他手中的螺丝刀已经精准地卸下了星辰“深空Pro Max”的侧板!
哗——!
直播间瞬间沸腾!高清镜头下,机箱内部一览无余:
走线:如同艺术品般规整的蛇皮网包裹,横平竖直,没有一丝杂乱。电源线、数据线被巧妙固定在机箱背板预留的卡扣上。
主板:标志性的深灰色“战神板”占据C位。厚重的全金属散热装甲覆盖了CPU供电区域和芯片组,装甲表面拉丝处理,边缘圆润。供电模组的电容饱满整齐,清一色台系知名品牌固态电容。
显卡:三风扇设计,巨大的散热鳍片和纯铜热管在灯光下闪闪发光,背部覆盖着厚实的金属背板。
散热: CPU散热器是四热管塔式侧吹,风扇轴承标明是双滚珠结构。机箱前部三个12cm进风风扇,后部一个12cm出风,顶部两个12cm出风,风道设计清晰。
细节:所有接口加固,SATA线材自带金属扣具,连机箱内部边缘都做了卷边处理防止割手。
“卧槽!这走线…逼死强迫症啊!”
“这散热装甲厚度…用料真舍得下本!”
“电容全是钰邦/万裕的固态电容?这堆料…良心!”
“风道设计合理,比某些闷罐强多了!”
现场瞬间被惊叹和好评淹没。
紧接着,王工转向联想的“天禧668”。同样的流程,卸下侧板。
走线:不能说乱,只能说…非常“原生态”。电源线、数据线在机箱内随意弯曲,部分线缆甚至搭在主板上方。
主板:标准的绿色PCB板,看上去略显单薄。CPU供电区域只有一小块铝制散热片,芯片组更是“裸奔”。供电电容品牌混杂,能看到一些普通电解电容的身影。
显卡:双风扇设计,散热鳍片规模明显小于星辰的显卡,没有金属背板。
散热: CPU散热器是普通的铝挤下压式,风扇为普通含油轴承。机箱只配备了一个后置出风风扇,前进风位置是封死的塑料面板(需额外选装)。
细节:机箱内部边缘略显锋利,SATA线为普通塑料接口。
“额…这走线…联想是放弃治疗了吗?”
“主板散热片…就这?逗我呢?”
“显卡看着好单薄…没背板差评!”
“只有一个风扇?这散热能行?”
“用料差距…有点明显啊…”
“价格一样?联想这波…脸疼不?”
王工依旧面无表情,拿起测温枪:“口说无凭,我们上点硬指标。两台机器,同时运行AIDA64 FPU(极限烤机)+ FurMark(显卡烤机)双拷程序,室温26度。十五分钟后,测关键位置温度。”
结果毫无悬念:
星辰深空Pro Max: CPU核心:78°C,显卡核心:72°C,主板供电MOS:65°C。机箱出风口热风强劲。
联想天禧668: CPU核心:92°C(触及降频阈值!),显卡核心:85°C,主板供电MOS区域烫手(未装测温探头,王工用手快速点了一下立刻缩回,摇头)。机箱外壳明显发烫。
“高温降频了!性能打折!”
“MOS管区域烫手?这能用久?”
“散热高下立判!星辰稳如老狗!”
“同样的钱,我买散热更好的,它不香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