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洛里慢慢明白:口舌上的争执是毫无作用的,公司已损失了很多的金钱,不能再这样争斗下去了。于是他决定换个方式去做,下面便是他讲的经历:
“一天早晨,我的办公室的电话响了,一位义愤填膺的买主,在电话那头愤慨地说我们的木板根本不符合他们的要求。他的公司还没有卸完,请我们马上派人把木板搬回来。在木板卸下25%以后,对方的木材检验员报告说55%的不合格,他们表示不能接受。
接着我立即去了对方的工厂,该厂的购料主任和检验员早就准备出一副抬杠的架势。我们走近卸货的卡车,要求他们不要间断卸货,让我看看情况。我请检验员把不合格的木板挑出来,把合格的放到一边。看了一会儿,我终于看出了缘由。
原来是他查得太严了,而且也把检验规则弄拧了。那批木材是白松,显而易见,那个检验员对白松的知识不够了解,经验太少,而白松恰巧是我最拿手的。
我要对这位检验员提出反驳意见吗?不,绝对不能,我继续看着,慢慢地问他不合格的理由是什么?我没露出丝毫暗示:他检验出了错误,我强调是在向他请教,只是希望在以后能满足他们公司的要求。我用一种非常友好的语气向他请教,并坚持让他把不合格的部分挑出来。这令他非常高兴。于是我们之间的紧张气氛开始松驰了。
这期间我偶尔也小心地提几句让他觉得有些不合格的木板好象又符合规格,也让他觉得他们的价格只能买到这种货色。但是我非常小心,没让他觉察我有一丝为难他的意思。
慢慢地,他的态度和善了许多,最后他坦诚地说,他对白松的检验经验很缺乏,并向我请教关于白松板的问题。我就对他解释那些白松板合乎检验规格的原因,而且坚持他认为不合格的,我不强迫他收下。结果在意料之中,我走之后,他把所有木板重新检验了一遍,并且全部接收,我们便收到一张全额支票。
从这件事看来,用一点小手段并且尽量不要点出别人的错误,就可以让我们公司减少一大笔损失,并且同我们的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为什么同样是自己正确,检验员不对,过去公司总是受损失,这次却是检验员自己纠正的自己的错误,使克洛里的公司受了益呢?关键在于融洽了感情、温和了气氛。
人们的言行通常都是受感情支配,其次才受理智的控制。没有几个人具有逻辑性的思考。我们多数人都犯有武断、偏见的毛病,都具有固执、嫉妒、恐惧和傲慢的缺点。我们有时会毫无根据地形成自己的想法,有时又会在毫无抗拒或被热情包围中改变自己的想法。如果感情上跟你融洽,哪怕你的意见没有道理,也可能会赞同;如果不愿被你说服,哪怕你的理由百分之百地正确,你的事实也千真万确是真的,他也会用最不上道儿的理由来驳斥你。他就是不服,你没有办法。所以你不能指望通过辩论来取胜。
在法庭上需要辩论,在谈判中可以辩论,但在交谈中要避免争论。有人说十有八九争论的结果会使双方比争论前更坚信自己是绝对正确的,你赢不了争论。要是输了你当然也就输了;如果你赢了,还是输了,为什么?因为对方输了,你就伤了他的自尊心,使他感到惭愧,从而会恼恨你的胜利。即便嘴上服,心里也是不服,你永远得不到他的好感,更不要谈改变他的主张了。这就使你表面上胜了,骨子里还是输了。
克洛里过去多年来尽管正确也是输,使公司损失了大量金钱。后来能纠正对方的错误,维护了公司的利益,靠的却是不争辩、不指责、不刺激对方,尊重对方,愿意按对方的意见办,从而融洽了气氛、拉近了感情、密切了关系,使对方主动纠正了错误。
怎么才能避免争论呢?向河渠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争论总是双方的事,只要你不参与争论,对方单方就争论不起来。
首先你要辩证看待自尊,争大胜不争小胜,争实质性胜败不争表面的胜败。你的目的是卖产品,只要对方能接收你的产品,人家说什么都无所谓。
第二是认真倾听,只听不驳,哪怕是难听的话,也要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先听为上,让人家把话说完。在听的过程中,站在人家立场上进行分析、理解。确实是我方错的,诚恳承认,寻找共同点加以肯定;不是自己错的,也要感谢人家的意见,说我们会充分考虑他的意见,从而淡化对立的气氛,使争论不再继续。
第三假如争论已经形成,那么不要立刻表态,而是动员对方将争论的议题暂且放一放,让双方都想一想再说。
第四,如果对方坚持争论,你则不要批评他,只说他的见解聪明,有道理,然后设法回避争论的议题,转议其他。总之要千方百计避免争论。
向河渠建议供销员制订工作计划,每到一地,先去邮局买一本通讯录,从通讯录上查找可能使用我厂产品的客户,按街道路线排队,然后逐条路线去跑。读者也许感到奇怪:怎么这么土啊,上电脑一查,通过网络联系,多省事。那是现在,在八几年的年代里,信息并不发达,供销都是要靠跑的,不然也就不叫跑供销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