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强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所以鬼子拼刺刀那么凶,是不是也跟枪打不死人有关?”
这话引得大家一阵笑声,但也点出了一个事实。林烽笑道:“有一定道理。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战术思想不同。他们强调远距离精确射击,而我们更注重中近距离的火力强度和杀伤效果。武器是战术的延伸。”
拆解到最后,林烽特别注意到了枪管内壁。他让陈工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你们看,这内壁光泽度异常高,几乎看不到锈蚀痕迹。”
陈工仔细看了半天,惊讶地说:“厂长,这好像……不是普通的钢铁表面!似乎有一层极薄的、非常坚硬的镀层!”
“没错!”林烽肯定道,“这很可能是一种特殊的防锈工艺,比如镀铬!虽然我们目前条件还做不到,但这指明了方向——提高枪管寿命和耐腐蚀性能,是未来步枪发展的重要一环。这个技术亮点,我们必须记下!”
整个拆解分析过程持续了大半天。工作台上,三八式步枪被分解成几十个零件,旁边是密密麻麻的记录数据和草图。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结合前线反馈和实物分析,将这支日军制式步枪的优缺点清晰地勾勒出来:
优势: 枪管长、加工精密、闭锁可靠、精度高、射程远、后坐力小、可靠性高(尤其得益于防尘盖设计)。
劣势:口径小、弹头停止作用弱、枪身过长过重、机动性差、防尘盖影响操作速度、拼刺刀时由于枪身过长反而略显笨拙(与我军相比)。
林烽看着总结出来的条目,环顾众人,目光炯炯:“同志们,今天这堂课,上得值啊!鬼子这把枪,好比一个偏科的学生,精度和射程是它的强项,但威力和机动性是它的短板。这就告诉我们,设计武器不能只看单一指标,要综合平衡!”
他拿起那颗6.5毫米子弹,又拿起一颗7.92毫米子弹:“对于我们来说,坚持当前的中口径路线是正确的,它保证了足够的停止作用和杀伤力,更适合我军的作战特点。但鬼子枪上的优点,我们也要吸收!”
他指着长枪管和精密的枪机:“对于需要精确火力的岗位,比如狙击手,我们可以考虑研制一种加长、加重枪管的高精度步枪,借鉴其精度优势。”
他又指着防尘盖和镀铬枪管的思路:“防尘的理念和提高枪管耐久度的方向,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想办法用更简单可靠的方式实现。”
老张感慨道:“厂长,这么一拆一比,心里更有底了!咱们的‘81式’在威力和适应性上,绝对不输它!以后改进的方向也更明确了!”
牛大力挥了挥拳头:“就是!咱的枪劲儿大,近战拼刺刀也灵活!鬼子这长棍子,也就远远放冷枪厉害!”
林烽笑道:“大力说得对,咱们要有自信!但也不能盲目自大。这次拆解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对手的长处和短处,知道了该学什么,该坚持什么。这才是我们兵工厂不断进步的秘诀!”
他让赵永强和陈工将所有的分析记录、测量数据和总结报告整理成册,作为重要的技术档案保存。“这份报告,要发到各相关车间学习讨论。我们要让每一个造枪的人,都明白我们为什么这么造,优势在哪里,未来该怎么走!”
夕阳西下,拆解工作圆满结束。那支被“解剖”得明明白白的三八式步枪零件,被小心地收纳起来,它作为“特邀教官”的使命已经完成。而林烽和瓦窑堡兵工厂的研发团队,则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更清晰的思路,投入到新一轮的改进和研发中去。取敌之长,补己之短,这群扎根于黄土高原的兵工人,正用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一步步锻造着更加克制强敌的锋利矛锋。
注:日军步枪也是7.92毫米子弹,现在改的话太麻烦了,那就请各位读者直接省略,不好意思了哈,写到470节章才被一位读者发现问题,谢谢这位读者了,
喜欢铁血长征,军工崛起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铁血长征,军工崛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