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苏婉又抛出了一个重磅消息,她几乎是用宣布胜利的语调说道:
“还有一项至关重要的成果!经过我们后勤部门和矿厂同志们的共同努力,截至六月底,我们生产‘41式’榴弹炮及其炮弹所需的全部主要原材料,包括钢铁、钨、铜、以及化工原料,已经实现了100%自给!黑石沟的钨矿、红石崖的铁矿、我们自己的焦炭和化工车间,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当前甚至未来一段时间扩产的需求!我们,彻底摆脱了对外部原料渠道的依赖!”
“100%自给!”
“太好了!以后再也不用求爷爷告奶奶,冒着风险去搞原料了!”
“咱们自己的山,自己的矿,就能造出重炮!看鬼子还怎么封锁!”
这个消息带来的振奋,甚至超过了产能数据本身!这意味着瓦窑堡的军工体系,真正具备了在敌人严密封锁下独立生存、持续造血的能力!这是一个战略级的胜利!
牛大力激动得满脸通红,猛地一拍大腿:“哈哈哈!俺老牛今天真是开了眼了!原来咱们不声不响,干了这么牛的大事!又是存了那么多家底,又是啥原料都不缺了!厂长,那咱们还等啥?赶紧扩大那个……那个总装队啊!俺看着库里那些零件,心里就跟猫抓似的痒痒!”
他这憨直的话引得众人一阵善意的哄笑。
王老铁也捻着胡子笑道:“看来,咱们这帮老家伙,还得再加把劲,多带出几批能独立总装调试的徒弟来才行!”
李德顺深表赞同:“没错,总装和调试是技术活,更是经验活,急不得,但也慢不得。必须加快人才培养。”
林烽看着群情激昂的众人,心中豪情万丈。他双手虚按,让大家安静下来:
“同志们!第二季度的盘点,结果令人振奋,更令人充满希望!我们不仅造出了首批堪用的重炮,更重要的是,我们建立起了一个韧性强、潜力巨大、且完全自主的生产体系!我们实现了原料的自给自足,我们打通了核心零件的规模化生产路径!”
“四门炮,是一个辉煌的起步!一百四十五发炮弹,是射向敌人的第一批复仇之火!而库房里那三十多套零件和稳定在月均三十五套的零件产能,则是我们通向未来的坚实桥梁!”
他的目光变得锐利而充满期待:“下一步,我们的工作重心非常明确:第一,全力扩大总装调试能力,将零件优势迅速转化为成品优势!第二,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继续深挖潜力,稳步提升各环节的产能!”
“我要求,到第三季度结束,我们的‘41式’榴弹炮交付数量,必须有数倍的增长!我们的炮弹库存,要足够支撑一场中等规模的攻坚战役!”
“有没有信心?”
“有!!!”震耳欲聋的回应,几乎要掀翻窑洞的顶棚。
盘点的硝烟散去,但奋斗的激情却在每个人心中燃烧得更加炽烈。1941年6月的这份产能数据,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瓦窑堡兵工厂前进的道路。它标志着最初的蹒跚学步已经结束,规模化、体系化的重武器生产,正式迈开了坚实而有力的步伐。钢铁的洪流,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而是正在被日夜不停地锻造出的、触手可及的现实。当更多的“战争之神”披挂着自产的坚盾,咀嚼着自产的利弹,走向战场之时,便是日寇所谓“铜墙铁壁”土崩瓦解之日!
喜欢铁血长征,军工崛起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铁血长征,军工崛起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