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谈生意,签合同,末了,他总会“顺便”提一句。
“哎,几个老板,跟你说个事儿。我家里人她们闲着没事,也弄了个小活计,就在我们厂里,开了个皮具小车间。”
“喏,你看,就是这种小钱包、钥匙包,还有这个……嗯,放香烟的盒子?”
“都是真皮做的,结实耐用,样子也还行。您看要不要捎带手弄点回去试试?价格不贵,给我们捧捧场嘛!”
李秋生嘴皮子利索,加上他们厂本身信誉不错,那些常年合作的老板们,看在李秋生的面子上,多多少少都会给点面子。
“哦?皮的?看着还行啊。”
一个胖乎乎的供销社采购员拿起一个深棕色的钱包捏了捏。
“行吧,看你小子面子,先给我来二十个钱包,十个钥匙包,样子挑好看点的啊!”
“哎呦,刘主任,您这就不够意思了,这可是我亲嫂子她们做的,手艺能差?我给您多拿几个花样,保证好卖!”
李秋生立马顺杆爬。
就这样,零零散散的订单,竟然真的被李秋生谈下来不少。
虽然每次量都不大,几十个顶天了,但胜在稳定。
隔三差五就有活儿干,而且是坐在亮堂堂的车间里干,风吹不着雨淋不着。
金花、二姐和陈晓燕三人彻底告别了风餐露宿的摆摊生涯。
“还是这样好啊,”
二姐一边飞快地穿着针,一边感慨。
“以前弄完还得去外面摆摊卖,指不定摆摊位置不对还被城管追。”
“现在多好,坐在屋里就有活干,还有秋生帮咱们跑订单。”
金花也点头:“是啊,多亏了秋生。也多亏了东生给咱们想了这个主意。”
她看向陈晓燕,后者正低着头地在一本新买的账本上记录着刚卖出去一批货的收入。
数字、日期、品名、数量、单价、总额,写得清清楚楚。
而关于三个人的小事业,李东生也关注着,看着看着她们渐渐步入正轨。
他也松了口气,将更多精力放回了自己的事情和家庭上。
于是李东生直接成了每天和金花一起上下班的日子。
厂的人看到了,免不了要打趣几句。
“哟,厂长,跟你媳妇儿这感情是越来越好了啊!天天跟连体婴似的!”
“可不是嘛,看金花那脸红的,跟新媳妇似的!”
金花每次被说都有些不好意思,嗔怪地瞪一眼那些起哄的工友。
李东生则是咧嘴一笑,也不反驳。
而在家里,他更是像上了发条一样,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陪完小的陪大的。
小的自然是刚学会走路没多久,咿咿呀呀的儿子李石头。
大的则是已经上小学三年级的李妙妙。
妙妙这丫头,越大越有自己的主意,也越来越难“对付”。
尤其是辅导作业这件事,简直成了全家人的难题。
金花和陈老太太的文化水平有限,碰到稍微复杂点的题目就抓瞎。
只有李东生出马,才能镇住场子。
尤其是数学题。
“爸爸,这个怎么算啊?老师说要列竖式,可是我老是算错……”
妙妙撅着小嘴,指着练习册上一道两位数乘法题,满脸苦恼。
李东生凑过去一看,笑了笑。
“列竖式是标准方法,但有时候咱们可以换个思路嘛。你看,12乘以8,你可以想成10个8,再加上2个8,对不对?”
他拿起旁边的小木棍,给妙妙演示。
“你看,这是10捆,每捆8根,是多少?”
“80!”
妙妙很快答道。
“对,然后再加上这2捆,每捆8根,是多少?”
“16!”
“那80加上16,是多少?”
“96!”
妙妙眼睛一亮,兴奋地在练习册上写下答案。
“爸爸,你这个方法好简单啊!”
“这叫拆分法,”
李东生摸摸女儿的头,“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方法呢,比如画格子……”
李东生用他那个时代学到的一些更灵活、更直观的数学思维,一点点地教给妙妙。
妙妙学得很快,觉得数学不再是枯燥的数字和符号,反而像是一个有趣的游戏。
就这样,李妙妙在学校里,常常会用一些老师没教过的“奇怪”方法来解题。
现在的她还在隔壁村的小学上学,学校不大,学生也不多,一个年级就一个班,老师更是稀缺资源,常常一个人要教好几门课。
教妙妙数学的,恰好就是这所小学的校长,姓于,叫于大勇。
一个五十多岁,戴着老花镜,有些清瘦但精神矍铄的小老头。
这天,于大勇在课堂上出了一道稍微有些难度的应用题,让同学们思考。
大部分孩子还在埋头苦算,或者抓耳挠腮,李妙妙却很快举起了手。
“李妙妙,你说说看。”
于大勇推了推眼镜。
妙妙站起来,清脆地说道:“可以先假设……然后画个图就看出来了……”
她没有用于大勇教导的老办法,反而是用一种近乎图形结合的思路,三言两语就把解题步骤说得清清楚楚。
于大勇愣了一下,他仔细琢磨了一下妙妙的方法,发现比他教导的更逻辑严谨,思路清晰,甚至比标准解法还要巧妙一些。
“嗯……不错,思路很灵活。”
于大勇点点头,心里却泛起了嘀咕。
这丫头,脑子转得是真快,而且想法总是跟别的孩子不太一样。
但这解题的路子,不像是他教的啊……
难不成这孩子自学成才?
那可真是太厉害了。
想到这里,不知怎么的于大勇突然眼前一亮,想起最近好像收到一份文件。
说是市里要搞一个什么小学生数学竞赛,鼓励各个学校选拔好苗子参加。
他看着正坐得端端正正,眼睛亮晶晶的李妙妙,心里忽然冒出一个念头:也许……
可以带这丫头去市里见识见识?
他们这村,多少年没出过什么像样的人才了,万一这丫头真能……
于大勇越想越觉得可行,这李妙妙确实是他教过的学生里,在数学上最有灵气的一个。
去试试,就算拿不到名次,开开眼界也是好的。
对,就这么定了!
喜欢穿越1961:分家后,我盖房屯粮肉满仓!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穿越1961:分家后,我盖房屯粮肉满仓!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