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安心想说什么,门外突然传来汽车喇叭声。他们走出去,看见一辆印着"州民族技工学校"的面包车停在晒谷坪上。白天那个杨老师跳下车,身后跟着三个学生。
"听说你们缺人手?"她爽朗地说,"我带学生来义务帮忙!"
龙安心愣住了:"这......"
"非遗中心那帮人就知道挑刺!"杨老师愤愤地说,"我们学校早就想找真正的苗绣传承人合作了。"她转向吴晓梅,"吴老师,能教孩子们真正的数纱绣吗?"
吴晓梅的眼睛在夜色中亮起来。她点点头,转身从仓库拿出几块干净的绣布。
龙安心帮忙搬缝纫机时,听见一个学生小声问:"老师,我们通宵干活算实习学分吗?"
"算!"杨老师大笑,"这可是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
---
**凌晨四点,最后一箱货终于打包完毕**。
龙安心封好纸箱,贴上快递单。这批货将发往六个省份,最远到黑龙江。他想象着那些从未见过苗寨的人,拆开包装时看到星辰纹绣片的样子——他们会闻到雷公山的草木香吗?会听见务婆的古歌吗?
吴晓梅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茶。她的手指上又添了新伤,但眼睛比任何时候都亮。
"电视台的新闻今晚播出了。"她轻声说,"务婆那段......很多人哭了。"
龙安心打开手机,看到陈默发来的链接。视频里,九十岁的务婆举着那个粗糙的绣花绷架,用生硬的汉语说:"肯学的就是自己人。"
评论区炸了:
"泪目!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传承!"
"求购买链接!等多久都行!"
"那个汉人小哥好帅,为了学苗绣回农村......"
龙安心苦笑。他们把他当成了浪漫故事的主角,没人知道五年前他是怎样狼狈地逃离城市。
"明天还会更多订单。"他收起手机,"得想个长久之计。"
吴晓梅望向窗外的夜色。星光下的晒谷坪上,杨老师和学生们正在收拾缝纫机。更远处,务婆的木屋还亮着一点微光——老人习惯留一盏灯到天明。
"会好的。"吴晓梅突然说,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空荡荡的银饰位置,"稻草有活气,人也是。"
龙安心顺着她的目光看去。东方天际已经泛起鱼肚白,新的一天就要开始了。
喜欢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阿耶玳,苗语,我们的根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