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咋不继续考了?"
"没钱考了。"周明苦笑,"毕业一年多,没挣过一分钱,全靠爸妈贴补。这次来泰达,是我妈托人找的,说'先挣点钱,边干边考'。"他瞥了眼培训室的方向,"结果来了才知道,啥客户服务,就是卖保险。"
下午的培训是"话术演练",王经理拿着个剧本,让新人扮演"客户"和"销售"。"客户"要装出各种质疑:"保险都是骗人的我不需要太贵了","销售"要照着剧本里的话反驳,最后必须说出"您看这样行不行,我明天去您家详细聊聊"。
林阳和周明一组,林阳当"客户",周明当"销售"。
"我不需要保险。"林阳照着剧本念,声音有点僵。
周明突然笑了,没按剧本说,反而问:"你怕不怕生病?怕不怕老了没钱花?"
林阳愣了:"我...我还年轻。"
"年轻就不会生病?"周明的眼神突然认真起来,"我爸去年心梗,住了半个月院,花了八万多,医保报完还自付三万。他就是没买保险,觉得'我身体好'。"他顿了顿,"剧本里的话都是屁话,但这话是真的。"
林阳没再接话。王经理在旁边喊"周明你跑偏了!按剧本说!",周明没理他,只是看着林阳,眼神里有无奈,也有某种共鸣——两个被现实按在地上摩擦的年轻人,在这荒诞的培训室里,突然找到了点真实的东西。
那天晚上,林阳骑着二八大杠回家,秋风灌进领口,有点冷。他想起培训时王经理让喊的团队宣言:"二组二组,猛虎下山!业绩业绩,只增不减!"喊的时候热血沸腾,喊完了只剩空虚。他也想起周明说的考公经历,想起自己没接到的那些面试电话,突然觉得,大家都在各自的困境里挣扎:有人困在法条与现实的缝隙里,有人困在学历与工作的落差里,有人困在"稳定"与"生存"的选择题里。
回到家,母亲端来一碗热汤,问他"培训累不累",他说"还行"。父亲坐在沙发上看报纸,头版是"公务员考试报名开始",他翻了翻,没说话。林阳回卧室时,看见书桌上还放着那本《大学语文》,封皮上的"长春师范大学"烫金字在灯光下泛着光。
他打开电脑,没像往常那样找动漫,而是搜了"政法大学 就业率",跳出的页面里,有光鲜的数字,也有匿名论坛里的吐槽:"法学难,难于上青天考公是独木桥,律所是血汗工厂"。他关掉页面,想起周明捏扁可乐罐的样子,突然觉得,这个月的培训虽然像场荒诞的梦,但至少让他看见:原来不是只有他一个人,在秋天里迷了路。
第二天去培训室,王经理又在讲"佣金提成",说"这个月谁先开单,我请他吃海鲜"。林阳坐在座位上,周明凑过来,低声说:"我昨晚想了想,先干着吧,至少包吃包住(公司有宿舍,他没住),挣点钱再考第三次。"他从兜里掏出个皱巴巴的笔记本,上面写着"面试话术练习","你看,我也开始学'话术'了,只不过是考公的。"
林阳看着那本笔记本,突然笑了。或许每个人都在被"洗脑",有人被"业绩为王"洗,有人被"考公至上"洗,但洗不掉的,是藏在心底的那点念想——周明想当法官,他想写点什么,哪怕现在都在卖保险的培训室里,啃着冷汉堡,听着荒诞的宣言。
培训室的空调有点热,王经理的声音还在回荡,林阳低下头,在笔记本上写下:"二组,周明,政法大学,考公两次。"笔尖划过纸页,留下浅浅的痕,像在这片迷茫里,刻下了一个同伴的坐标。
喜欢林阳自传琴弦上的年轮番外篇请大家收藏:(www.20xs.org)林阳自传琴弦上的年轮番外篇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