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是愁眉不展的向妈妈这几天也露出了笑容,原来向河渠已答应了与童凤莲的亲事,长期以来母子间的争执结束了。知儿莫如母,自老头子被那些没良心的家伙关到牛棚以后,特别是从北边那个叫梨花的姑娘家回来以后,孩子整天眉头紧锁,心事重重。妈妈知道老头子的遭遇在儿子心头罩上了阴影;几次在夜里听得儿子在梦中说“不能连累她”“不要瞎想,韩家好的,没罪受,还能救你爸”“我,你别管,有法子的。”……虽然不太明白,但也能猜得出梨花姑娘的父亲跟这儿一样也遭了难,有个什么韩家能救,但要梨花的人,儿子在劝那个姑娘。妈妈很担心这样下去儿子会被忧愁拖垮,老头子的事情一时无法可想,不用说劝儿子,自己还劝不了自己呢;对女朋友的想念,既然姑娘另嫁能救她父亲而我家却不能,儿子知道这一点,那么这时重提凤莲的亲事,儿子就会答应了,答应后就早点娶过来,一结婚就能医好儿子的心病了,儿子的心病一好,那点内伤算不了大事,容易好。再说这事一了,姐姐的担心、莲子的疑虑就全没了,还能得到一个帮手,真是一举几得。只是怎么跟孩子说呢?她踌躇了几天。因为过去总是一提就火冒三丈,想从那姑娘家处境入手,又怕触动儿子的痛处,想来想去,还是从凤莲本人的好处说起,这样可以借儿子梦中的秘密来探探儿子的心思。其实向妈妈过虑了,因为向河渠早已打定了主意,还用得着老人家宣传凤莲的好处吗?这时的向河渠只有一个想法:答应妈妈的要求,从而切断梨花的犹豫,解除她的后顾之忧。
母亲胜利了。不过当妈妈的从儿子的神情上明白儿子的心病还在。凭心而论,那姑娘断文识字,来就帮自己烧火、切猪草,秀气又懂事,老头子成了反革命,她倒更亲热了,确实是个百里挑一的好姑娘。只是自家是泥菩萨过河,自顾自还顾不过来呢,哪来的力量去顾她家,而那儿又有个韩家能帮她家,自然是到韩家去胜过到我家来了,于是劝说道:“渠儿,别难过,我知道你的心。那姑娘是不错。”她说了她许多好处后说,“假如我家娶了她,哪个去救她爸?我们总不能只顾自己,对不对?你梦中说的韩家能救她爸,自然是去韩家好了。她去韩家,你娶凤莲,两全齐美。姑娘是好,莲子也不差呀,除了不识字,哪一桩也不比她差”“妈--,答应你了,还要我怎样呢?”向河渠烦躁地打断了妈的话头。“好好,好,妈不说了。呶,这是她的照片,你看看。”说罢她上街卖蛋去了。
趁热打铁是向妈妈的想法,她当天就到姐姐家去了,饭后不一会儿就到了家。一到家就把儿子从地里叫回来,说:“孩子,也怪妈和你丈母太封建,你俩的亲事订下二十多年了,两人还不认识。刚才跟你丈母商议了一下,今天你就同我去,你俩见见面,见了面你们就知道不是妈妈骗你们的了。”
“你看着好就好,我用不着看。”早上妈妈将凤莲的照片放在他面前,虽然没有仔细端详,但也看了一眼。假如照片是可以信赖的话,应当说各有千秋,凤莲面容偏圆,梨花略长,凤莲身形不象梨花清瘦,说不上谁更漂亮,只在心里有情无情,在他看来即便是天上仙女也比不上他心中的梨花,正如他在诗中所说的:
冰清玉洁雪样白, 淡淡香气透胸怀。虽无牡丹骄贵容,雅、素楚楚惹人爱。
古典书籍、孔孟之道对向河渠的影响是很深的,浓妆艳抹的女人他不屑一顾;广泛的求知欲促使他在书海里遨游,连与本班的女同学接触都不多,要不是这场运动,他跟本班的凌紫娟、叶世兰等女同学异日相逢,也只能形同路人,更不用说与王梨花这样低年级的同学谈情说爱了。正因为如此,当王梨花闯进他的视野并潜移默化,在他心中占据位置后,这个形象就再也无法磨灭。有人说过感情不是评先进,哪个先进就跟哪个感情好。这是真的,再漂亮的女人也换不去他心中的她。
可是妈妈似乎不怎么了解儿子的心,她坚持要儿子马上就走。其实不是妈妈要儿子去相亲,而是凤莲要看看这位即将成为丈夫的男人究竟是个什么模样?是不是如同这两三年来好鼓唇弄舌的人所嗤笑的一粪桶高两粪桶粗的斜头老儿。
还有近来听人说向河渠有了对象,说得有鼻子有眼儿的,有人亲眼看到那女生来看人家。凤莲跟妈吵了一通,说这家教师托人提亲,那家木匠求人做媒,都被你回掉了,说什么姐妹之间说好了的,不好改口。现在呢,人家有了对象,我这儿错过了良机,不害了我一世吗?虽然说姨娘让她吃着定心丸,说是除了她,谁也进不了她家门;虽然说慧姐也极力劝告她,说她弟弟是个书呆子,除了书,谁也不会爱,请她放心,但她还是不放心,痴心的女子负心的汉,谁知道这个姓向的是个什么样的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