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氦3聚变反应堆驱动的大功率激光武器,
在最理想的状态下,在极小的容错率下,完成了建造和激光激发,
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击中。
哪怕此前,秦裕带领着负熵研究院一众研究员们,在这个计划上已经做了大量努力,突破了重重难关,
但也仅仅是将整个大功率激光干涉2801小行星计划的成功率尽可能拔高了一些,
到这一步时,激光武器激发之后,击中2801小行星目标位置的可能性依旧不怎么高。
到此刻,人们也仅仅是获得了一座,可能对2801小行星产生作用的大功率激光武器,
在目前的距离,对比2801小行星在空间中的行进速度,
激光命中2801小行星,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月面激光武器,单次激发将维持三十秒时间,
激发的激光以光速靠近2801小行星,十个小时之后,才能够真正靠近运动过程中的2801小行星,
二十个小时之后,人们才能够确定,2801小行星是否被月面激光武器击中,产生预期效果。
2801小行星靠近地球的路线和速度足够稳定,为月面激光武器击中它提供了理论上的基础,
但事实上就是,容错率很低很低。
而整个月面激光武器,除开氦3聚变反应堆部分,
由于这个超大功率激光激发时,释放的能量过于极端,
实际上,整体的使用寿命可以说很短。
乐观一点,此刻这种持续三十秒的激发,月面激光武器能够进行四次,
不那么乐观的话,可能三次之后,月面激光武器就会受到严重损伤,不是短时间内更换一些简单的元器件和设备能够解决的。
其实,
人类文明此刻面对2801小行星撞击危机的威胁,
最大的问题还是时间过于紧张。
如果时间再宽裕一些,让人类文明此刻完全消化掉智能时代到来,算力技术,强人工智能,氦3聚变实现,超导材料技术突破等带来的快速发展,
人类文明完全踏入一级文明的门槛,甚至更进一步。
那甚至2801小行星本身都不能再构成威胁,都不用像现在采取各种措施,更加强大的激光武器,甚至激光武器矩阵,都能够直接将2801小行星消融掉。
只是可惜,现实的现状就是,时间很紧张,很紧张。
危机的到来,往往不会等文明准备好之后才出现。
……
月面希望号激光装置的激光首次激发,持续了三十秒之后就结束了。
整个近地宇宙空间里,一切都还依旧安静。
在这第一时间,人们除了确定希望号激光装置已经激发了以外,并不能够知道结果。
强人工智能按照先前的预定计划,在月面希望号激光装置完成首次激发之后,
自行安排智能机械,控制希望号激光装置内部分结构和仪器,开始对希望号激光装置进行整体自检。
虽然不确定,希望号激光装置本次激发,是否已经达成目的,实现计划,
但趁着结果呈现的这二十多个小时里,自然需要及时为月面希望号激光装置下一次激发做准备。
秦裕抬着头,再望着希望号激光装置激发那一瞬间的各项数据,停顿了一阵目光。
即便这些年,他的智慧一直在增长。
但这时候,也没有办法凭借现有信息,确定希望号激光装置激发的激光,在十个小时之后是否能够击中目标。
因为这都和智商没有关系了,
更多的,甚至可能都需要考虑下运气问题。
此刻,地面指挥大厅里,
一众研究员,包括那位老领导和老领导随行的人,
也都看着从月面传回来的,希望号激光装置激发前最后一瞬间的画面和数据,停顿了许久一阵。
哪怕知道此刻不可能现在就看到结果。
而包括月面环形山观测装置以及地面的多个观测装置,
也都继续追踪着2801小行星的行进轨迹。
哪怕此刻观测到未来这段时间里,2801小行星再有什么细微的行进轨迹变化,
也没有办法去再修正希望号激光装置已经激发的激光行进方向,
但至少,继续给下一次希望号激光装置的激发,提供了一些辅助。
此外,凭借接下来一段时间观测到的小行星行进轨迹数据,
越往后,其实就已经基本能够确定激光是否能够击中2801小行星。
激光激发之后,射向的位置是按照此前2801小行星行进轨迹数据预测的。
如果接下来2801小行星的行进轨迹数据和原本的预测有些细微的偏差,
那自然就已经没有命中的可能了。
……
接下来的二十多个小时,
整个负熵研究院,气氛都难免有些压抑。
参与了希望号激光装置以及希望号激光装置一系列前置研究工作的研究员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